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访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处旧址 | 开创浙东抗日根据地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探访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处旧址 | 开创浙东抗日根据地征程

白洋湖畔,盈盈清碧,千年古刹金仙寺静静伫立在侧,几经毁葺,风采依然。这里是观海卫镇鸣鹤风景区的核心地段,青山伴着绿水,点缀着古香古色的亭台楼阁,一到周末,远方的客人就会专程来此,游玩赏景,络绎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0多年前,三北游击司令部就是在这里正式成立,标志着抗战时期以三北为中心的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位于观海卫镇鸣鹤风景区内的金仙寺,背靠禹王山,南临白洋湖,素有“以山而兼湖之胜”的美誉。它历史悠久,历代诸多高僧曾驻锡于此。1942年8月,浙东抗日武装在该处成立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金仙寺也因此成为浙东敌后抗日活动的重要场所。

径直穿过寺庙,坐东朝西,是一排硬山顶七开间两层楼房,暗红色,墙体斑驳。据介绍,这里曾经是寺庙的藏经楼,也是拆除新建的庙宇中唯一保留下来的旧址。二楼木质地板吱呀作响,二楼的房间,正是当初三北游击司令部第一次开会的房间。窗外是绿色的爬山虎,楼下是香客们的轻声交谈,着实是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比较隐蔽也比较安静,有利于开展武装动员、会议召集等工作,而不被日军发现。”据观海卫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1942年7月,先是中共浙东区委在宓家埭成立,后根据加强和扩大现有武装力量这一基本政策,浙东区党委着手加强部队的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8月19日,经华中局批准,浙东军政委员会成立,何克希任书记。同月,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在慈北鸣鹤场金仙寺成立,何克希为司令,连柏生为副司令,谭启龙为政委,刘亨云为参谋长,张文碧为政治部主任。司令部成立后,把浙东主力部队统一整编为第三、第四、第五支队,简称三五支队,此外还有特务大队、新慈溪国民兵团、海防中队和特务连。部队连同各办事处人员共有1500余人,有轻重机枪36挺,长短枪878支。这支部队是巩固三北,并向四明山、会稽山发展的基本力量。至此,三北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为浙东抗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金仙寺曾一度改为学校。1991年,经港胞捐资修缮,学校搬迁,寺院修缮一新。2002年8月,为纪念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暨浙东区党委成立60周年,慈溪市政府在白洋湖畔、金仙寺前立碑纪念,碑身正面题有“三北游击司令部成立处”几个金色大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该镇“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系列主题活动中未成年人“红色研学”的目的地之一。“以红色为主线,通过带领广大青少年重走红色路线、参观红色景点,让更多的孩子亲身感受那烽火岁月、悲壮场景、激越豪情,从而让红色因子融入血脉,让红色文化和爱国精神一代接一代地得到传承与弘扬。”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如是说。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琳 摄影 蒋亚军

视频 余旭辉 沈晨 通讯员 方湘敏 岑唯一

编辑|雯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