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里的纪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年前,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风靡全国,万人争看,百口乐道。(刘墉,绰号刘罗锅,是晚年拜嘉庆皇帝所赐)新近又上映了一部40集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也颇令人解颐,其盛况不减当年之观刘剧。其实,《宰相刘罗锅》剧中情节多有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只要稍具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四库全书》的总繤并非刘墉(石庵),而是《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纪昀(晓岚)。还有刘墉当值时戏谑地直呼乾隆皇帝为“老头子”,恰逢皇帝撞进来亲耳听到,最后刘墉用巧辩使皇帝转嗔为喜,以喜剧收场,也是出自有关纪昀的传闻。历史上的刘墉是比较严肃的,不苟言笑;而纪昀倒确是很风趣,巧言善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墉与纪昀为同时代人,同历乾隆、嘉庆两朝,为一殿之臣,且相知极深,私交甚笃。纪昀在《书刘石庵相国临王右军帖后》中曾说:“石庵今年八十四,余今岁亦八十,相交之久,无如我二人者。”纪昀任《四库全书》总繤是刘父大学士刘统勋举荐的。纪在所撰《刘文定公配许夫人墓志铭》中称刘统勋为“先师”,而自称“门下士河间纪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史里的纪昀)

刘墉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纪昀自称“余不能书,而喜闻石庵论书。”他对刘墉的书法推崇备至,在一首诗中说“大令风流接右军,笔图早拟授羊欣。珍藏一卷诗中画,也抵当年白练裙。”大令指刘墉;羊欣,南朝宋书法家,得王献之真传。纪以羊欣推许,称刘的书法是“诗中画”,足见评价之高。纪昀在北京的寓所“阅微草堂”的堂联就是刘墉所书:“两登耆宴今犹健,五掌乌台古所无。”古六十岁称为耆,“耆宴”是皇帝为德高望重的长者所设的宴会;“乌台”即御史台。刘墉所说都是纪昀的平生经历,虽难免有些谀美,但也是实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刘墉)

最为有趣的是,纪刘二人都喜爱藏砚,常互通有无,有时也相互竞价争购,但从不伤和气。据纪昀后人收藏的拓片而影印的《阅微堂砚谱》中有一方石砚的款识饶有情趣,可堪一读:“余与石庵皆好蓄砚,每互相赠送,亦互相攘夺,虽至爱不能不割,然被此均恬不为意也。太平卿相不以声色货利相矜,而惟以此事为笑乐,殆亦后来之佳话与?——嘉庆甲子(公元l804年)五月十日晓岚记,时年八十有一。”纪昀题此款的当年,刘墉卒,文中既表达了中国文人的高尚情趣和两人的旷达性格,也寄寓了对老友纯真情谊的怀念。翌年,纪昀也归道山。这篇砚铭也真的成了清代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