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筑牢“防火墙”,持续抓监测预警

结合各类风险隐患,分门别类绘制防灾减灾救灾电子地图,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村民小组、风险隐患点”五级群测群防体系,完善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畅通灾害预报预警渠道。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灾情管理员、灾害信息员作用,建立“第一响应人”制度,常态化开展自然灾害专题培训,力争做到监测到位、预警及时、高效应对。目前已登记在册灾害信息员382名。

二是配齐“救生衣”,持续抓应急准备

坚持集中储备与协议储备相结合,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制定一整套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动态做好物资更新和维护保养,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同步组建15支区级应急救援队伍、12支镇(街道)和产业功能区应急救援队伍以及182支村(社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共有队员6400余名,着力构建多方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格局。

三是亮出“特色牌”,持续抓示范试点

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Ⅱ类应急避难场所13处,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9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个,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60个,综合应急示范社区105个。同时依托安全体验即刻反应中心、仿真防灾减灾教育体验中心和生命安全科技体验馆,加快形成群众自防自治、社区群防群治、部门联防联治、相关单位协防协治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