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有志,也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们却总是习惯划分出种种鄙视链,用来指点他人的不同选择。

01

最近,一位车主在网上购买了行车记录仪,商家不慎漏发了60元的存储卡。

车主找到客服协商,商量中发生了争执,客服出言讽刺:“为了这60元,你这辈子也就开XX的车了,还是18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主一怒之下,就将经历发到了车友群。

事件很快发酵起来,这个品牌的车主纷纷冲向该店铺,其中不乏一次性花几万购买上千件产品的。他们约定好,待商家发货后就拒收,反正无理由退货,以便“损失”商家的邮费。

群起攻讦,这家网店几近瘫痪,客服崩溃,老板也出面致歉。

小e老实说,车主们做法欠妥,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客服轻飘飘那句“你这辈子也就开XX了”,无疑是在人们的怒点上蹦迪:开啥车很重要吗?

02

昨天小e出门打车,打到一辆英菲尼迪,售价二三十万的样子,也不算便宜了,小e忍不住看了看路费,六块六毛。

网友们花几块钱直接打到豪车的案例,就更多了。一问为啥出来跑车,司机师傅回答退休无聊找人聊聊天。

成,我们慌忙出门上班,人家只图聊天,小丑竟是我们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们感到惊讶,又或是替人觉得“何必呢”“划不着”,都是在模糊重点——车的本质属性就是代步工具,自驾或者载客随你高兴。

就像上文提到的车主们,不也有甩手六七万买上千件商品的,客服嘲讽说出那句“也就开这车”,本质上就是用车来为人下定义,这条鄙视链本身就不合理。

曾看到网友感叹:“家中三套房的同事居然还骑电瓶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电瓶车和几套房,根本就不能划上对应关系。有人喜欢用豪车当脸面,有人压根不介意他人怎么看,说到底就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望周知,君子和而不同。

03

当这样的鄙视链继续强化下去,我们会看到什么结果呢?

如果是家底厚的,尚可无所谓地坚持自我,那些物力财力不丰裕的人,却必须迫于现实压力去强撑体面。

这样的情况,在当今鸡娃中就能看出。富人给孩子报班不心疼,但因为内卷,普通父母却需要节衣缩食给孩子攒兴趣班费用。

但努力追赶,就追得上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有可能我们努力给娃报上了钢琴舞蹈课,有些孩子却已经在学西语和马术了。

我们似乎一直挣扎在看不见摸不着的鄙视链下,被世俗规矩推动着向前,但反思初衷,我们是否忘了开车是为了代步、穿衣是为了御寒保暖、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学习是为了增长见识……

收起那些无谓的鄙视链吧,只会暴露自己无知和浅薄。

也别再被焦虑推着走,量入为出活在当下,才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