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最优秀的人,可是现实生活中,孩子总是爱跟父母唱对台戏,父母总是采取严厉的方式对孩子管教,往往弄得鸡飞狗跳,父母的愿望便落了空。

上次见到老同学张岚她还夸自家宝宝很乖呢,这次五一从儿子家回来,刚见了面张岚就是一通吐槽,说现在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大越难管,还列举了孩子身上一堆的臭毛病。

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便会发现,有很多家长都说孩子身上有种种不好的行为习惯。就算家长磨破嘴皮天天说都无济于事,甚至家长说得多了,孩子不但没有长进,还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影响到亲子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身上有许多缺点,家长天天说孩子依旧不改怎么办?

1、允许孩子犯错误

有很多父母都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小时候很听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来越不听话了呢?实际上这是对孩子成长阶段的特点不了解造成的。家长们都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感到头疼,其实大可不必,相反应该为之高兴才对。

因为孩子年龄小什么都不懂,时时处处都需要父母的指点、呵护,所以孩子小时候给父母的感觉是很听话。当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大,对周围的世界了解越来越多,慢慢地对事物便有了自己的认为。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有自己的主见,所以不会再处处听父母的,于是便表现出不听话来。所以孩子不听话,父母应该为之高兴,说明孩子已经在慢慢长大,这是自然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一旦有了自己的主见,父母就认为孩子不听话,甚至有的父母发现孩子的行为与父母的要求不一致时,就认为孩子是在犯错误。我认为做父母的,不但应该允许孩子犯这样的错误,而且要为孩子这种“错误”鼓掌。

然而,很多家长见不得孩子犯错,孩子只要哪一点做得不对,立即对孩子大吼大叫,有时候甚至会动手打骂,家长这么做效果会适得其反。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个节目中表示: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行为主义”,他的意思就是说,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你对他大喊大叫,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的强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仔细分析划出重点各个击破

周末聚会时,彤彤妈妈一股脑说了彤彤一大堆缺点,比如:孩子玩玩具从来不知道收拾;孩子不好好吃饭;孩子睡觉前不愿意刷牙;尤其是最近彤彤很不听话,晚上到睡觉的时候还在房间里跑来跑去的,引起了楼下邻居的不满。因为邻居乡下的母亲生病接到了城里,老人家每天习惯于睡得早,可是因为睡眠不好,睡着后惊醒就很难入睡。因彤彤的乱跑影响了老人,邻居多次找上门来……

说到最后,彤彤妈妈摇头叹气道:“唉,孩子越大越让人头疼!”

家长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到孩子身上有缺点就着急,平时教育孩子也是说“犯了错误要立即改正。”当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毛病的时候,家长总想让孩子立即改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个过程,让孩子改掉坏毛病也是如此。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有很多不良行为需要改,可以把孩子的行为都记下来,再从中筛选出急需解决的,划出重点之后,再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逐步解决,做到各个击破。

比如,彤彤身上有很多问题,分析一下并会发现当务之急是临睡前乱跑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邻里相处的大事,况且老人家因生病难得来城里,不能因为孩子乱跑影响老人休息。把眼前急需的问题解决好了,然后其他问题再一个个地解决。注意千万不要一下子要求过多,否则是无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给孩子足够的改正时间

孩子身上有缺点是很正常的,家长要平常心对待,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给孩子足够的改正时间。

孩子毕竟是孩子,由于年龄小自律性比较差,有时候孩子改掉的坏毛病可能会出现反复,家长要能理解,要给孩子再次改正的机会,并给孩子留下足够的时间。有人说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陪伴,告诉你让改正孩子身上缺点的良药是耐心。

家长们平时看到的孩子不合适的表现,都是与孩子年龄相符的正常行为,没有必要如临大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特点,有些行为是阶段性的,过了这个成长阶段就自然消失了。有些行为或许是孩子内心感受的表现,家长应该理解、接纳、并包容。要是把孩子身上那些不怎么“成人化”的行为都看成是“缺点”,认为必须“纠正”的话,就等于把孩子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假如家长不停地对孩子的“缺点”宣战,不鸡飞狗跳才怪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删除)

原创作品,未经本人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