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东南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有一条神奇的河流:阿依河,它的名字取自苗家人对善良、美丽、聪慧的女子的称谓“娇阿依”。

它源自贵州,流经彭水县,汇入乌江,它的神奇在于沿途风景神似桂林与恩施,还带着些许贵州山水的气质,而彭水县沿江而建的阿依河旅游风景区,近年成为重庆第九个5A景区,景如其名,就是重庆娇羞的九公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似桂林恩施的阿依河景区

桂林,漓江山水、烟雨如画、山歌袅袅,从而闻名世界。

恩施,碧水清波、陡崖峭壁、幽峡一线天,也是景色迤逦。

而在阿依河景区,碧绿清澈的阿依河,流过崇山峻岭,沿途可见峡谷风光,若是单看摄影作品,真的好像湖北恩施。一条竹筏顺流而下,船夫有感而发,来上一曲苗寨山歌,看着青山绿水,又好像是在桂林遇龙河泛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依河有三美:风光、人文和玩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子溪大峡谷的山峰将蓝天分割成长条,谷中水流绿而清,深深浅浅,可见游鱼;青龙谷崖缝中一道阳光激射入潭水,宛如修仙得道之所;钻进山体,进入青龙洞,钟乳石林立,色彩缤纷;还有滩塘相连、波光粼粼的七里塘以及云雾缭绕、湍急奔突的鹦鹉峡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当地人为了翻越悬崖峭壁,天梯石栈相钩连的千步梯;依岩而建,以供休息的巴山廊亭;横跨峡谷、飞渡河面的竹板桥;苗家传统建筑与现代旅游设计相融合的牛角寨;还有室外观光电梯中“亚洲第一高”的阿依河天梯,运行高度148.8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达几十公里的河道,不仅能够,听着悠扬山歌,乘着竹筏游山玩水;还有全程约7小时的超长漂流,也可以单玩上半程或下半程,半程近3、4小时。上半程河面宽广,碧水缓流,可慢赏风景;下半程险滩和平滩一张一弛,相差较大,略微刺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人团队让穷山恶水成为5A景区

7人团队让穷山恶水成为5A景区

阿依河景区居然是在近十年“无中生有”,十多年前,这里只是普通的小峡谷,现在,却成为和隔壁武隆区的武隆山区齐名的景区。

2007年,阿依河景区由私人经营,只有简陋步道和漂流。后来出现安全问题,被迫关停。

2008年年底,重庆旅游投资集团收购阿依河景区,委派张令出任负责人,和同事连司机一起共7个人,前来建设开发景区,并组建新的旅游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人团队刚来,就扛着皮筏,或徒步或乘船,用了两天勘查完阿依河景区21公里左右的河道全貌。

不久就展开了施工,近13公里的建设工地,团队与工人同吃同住,一起干活,修建能让景区能够尽快进行峡谷游的基建,主要是沿河的栈道等基础设施以及保障安全的截流蓄水坝。

从2019年1月,7人团队组建的乌江画廊旅游公司和当地政府签订开发协议,仅用4个月时间,景区便重新开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十多年,7个人的小公司成为了近1000人的旅游开发大企业,几万人次游客的原始峡谷也成为了年游客量近200万人次的大景区,初步建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

形成了峡谷、步游、竹筏3个观光游览区,接待中心旅游小镇和牛角寨2个休闲度假区,以及1个激情漂流区和1个特色商品服务区。直至去年一月,获得5A景区头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老百姓获益,带动国贫县脱贫

当地老百姓获益,带动国贫县脱贫

曾几何时,当地老百姓以为阿依河景区的开发,是外来投资者来抢占资源,没有想过能背靠景区发家致富,也没想到过这个景区居然能撬动整个国贫县。

景区刚刚开发的时候,进行了封闭式施工。当地老百姓自然不乐意了,他们在阿依河上打鱼打猎、采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景区一施工,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便进行了堵路、阻工、上访、闹事等抗议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景区的开发不能和当地居民起冲突,为了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张令带着管理团队,多次走村入户,把发展思路告知村民,和村民搞好关系,还帮助村民发展农家乐等产业。

后续成果也显而易见,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也返乡自己做起了农家乐等旅游产业,生意虽小,但收入确实比之以前是好得多。

后来农家乐多了,且住宿条件也良莠不齐,发生过恶性竞争。是由景区方面出面调和,通过签订协议,统一分配客源,保障价格公道和服务质量,形成利益共同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负责人张令曾介绍:十年来,阿依河景区建设了上百个扶贫摊位和商铺,每年直接解决当地500人就业脱贫。还开设了5个旅游商品扶贫专柜,以便附近村民的土特产变现,让近20万贫困人口受益。

数据显示,周边村民2007年的年人均纯收入不足600元,到2017年就达到13000元。

不仅如此,阿依河景区的建成和运营,让当地有关部门认识到绿水青山的价值,2015年彭水县启动“旅游+”发展规划。利用阿依河的成功经验,相继建设成了乌江画廊、摩围山、蚩尤九黎城等4A级旅游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地老百姓和政府共同努力下,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曾作为国家级的深度贫困县,已在去年2月底,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

这其中,少不了大力支持旅游扶贫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