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痛失两位院士。

13:02,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13: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前后相隔仅五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孟超这个名字,普通大众可能并不熟悉,但在医学领域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袁隆平这个名字,在中国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名称,毕竟更涉及国计民生,因此普通大众是十分熟悉了。

这一天,双星仙逝让人痛惜,无数人心中充满着悲痛之情。

有媒体报道,当天长沙许多市民自发的走上街头,在细雨中送别袁隆平,并且在送别的过程中,众人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如此情景确实让人泪目。

微博上有许多关于哀悼袁隆平的热搜,有网友说的,这是第一次让我看到便能立马哭出来的热搜。

在许多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袁隆平一直在为老百姓饭桌上的那一碗米奋斗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他自己曾经说过的: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至于袁隆平的生平事迹已经无需多说了,在他仙逝的这一天,只能哀叹一声袁老走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其中却让人看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则是有些媒体在追求流量的情况下进行误报,直接引发了许多网友的不满。

缘由是当5月22日上午CGTN发布消息,称袁隆平在长沙逝世,然后有不少媒体及自媒体跟进转发,网络上都有不少热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这个消息不但发在国内的媒体平台上,在国外也在发布了,这样的速度果然是没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很多网友感受到不可思议,新闻上面袁老的一直身体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出问题了呢。

有些网友还不相信,果然在临近中午的时候,CGTN正式道歉了,表示发布了不实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网友松了一口气,只要袁老身体健康的比什么都好,此外也有人疑惑作为一个主流媒体,按理不应该发如此不实消息,到底是什么原因?

当时袁隆平的秘书还在网上辟谣,袁隆平目前正在医院,并没有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真假假的新闻让许多人半信半疑,袁隆平可能真的身体有恙了。

到下午人民日报发文之后,大家才貌似有点真正相信,袁老真的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质疑的声音就来了,为什么有些媒体,特别是专业的新闻媒体竟然会提前发布消息称袁老逝世了?

有网友应该是说出了真相:袁老91岁高龄仍旧在做研究,造福人民,而当在他身体不好的时候,外面的一群所谓的冷血媒体人,已经编辑好了新闻,盼着他去世,抢首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上面是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为什么专业新闻媒体也会抢头条、抢热搜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主流媒体如此?

娱乐八卦如此抢问题倒没什么,毕竟大家都是拿出来娱乐,然后就此热度过了就结束了,多少娱乐明星的八卦之事都是这样的,反正是真真假假,有人信有人不信,仅此而已。

但是,一个为国家做出如此贡献之人,当病危之时,有媒体等着在医院外,写好了稿件,就等着仙逝之后能不能第一时间发稿子,这样的媒体人属于什么性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总结了,曾经的媒体的要求是: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

如今是不是都变成了:KPI、KPI、KPI

所以,在KPI的刺激下,那就要抢流量了,网友总结的:专业的新闻媒体,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为代价,为实现KPI,与自媒体抢流量夺眼球,这可真真是流量之祸了。

所以,5月22日,既是许多人的痛失国士无双之痛,也是对于某些主流媒体已经丢失媒体责任感之痛。

当一些主流媒体失去了权威性和责任感之后,以后我们要看什么样的新闻,要相信什么呢?

很多话想说却无从说起。

还原到最初的一句:国士无双,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