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

胡哥图片文字均为原创,侵权必究,已授权维权骑士全网维权。

一件事物名气大了之后,大家往往会把关注的目光都投射到它本身,忽略了与它一起或者相关的其他事物。比如,山西高平王报村以及该村的二郎庙就是如此。

如今在文物保护单位里,一提起高平王报村二郎庙,大家关注的焦点自然就是那个全国第一古老的金代戏台,建于1183年,距今800多年历史。

高平王报村二郎庙金代戏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个改写了当代古建戏台历史的古老文物,它的建筑结构特点,它的发现传奇,以及它的断代故事,都已经有大量文章面世,胡哥也曾经写过两篇了。今天不再赘述。

可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主要获评原因是那座金代戏台,但是庙内的其他建筑也不是白给的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啊,王报村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古村落,而是两千多年前发生在战国时期那场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的主战场所在地,历史极其悠久。

本篇文章,胡哥将重点介绍下在高平王报村这个中国传统村落里的古老建筑二郎庙。

山西高平寺庄镇下辖的各个村庄里,就有6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它们是伯方、寺庄、王报、釜山、长平、高良。这些村名都与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有关。

王报村人民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报村是第五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它最早是泫氏城所在地,因为村南有泫水流过。高平始称泫氏,后泫氏改为长平,城池北移至长平村,这里就叫王堡(意思是王师之堡垒)。

长平之战时,赵军统领赵括就住在王堡村的北阁祖师殿里,当时秦军诈退,捷报频传,村名就改成了王报村。在王堡村的北阁拱券上,还有万历年的古泫氏祖师阁石刻题额。

王报村二郎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内至今还有修缮过的祖师阁(晋城市重点文保单位)、三官庙等古迹,古槐古道也有遗留,留心走访,总会发现历史深处的沧桑印迹。

而最引人瞩目的除了村子中心新修的竖有伟人塑像的人民广场外,就是村北高岗上的二郎庙,就是那个以拥有中国最古老的戏台闻名的二郎庙。

二郎庙献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郎庙坐北面南,一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是倒座戏台、献殿、正殿,戏台两侧建东西掖门、垛殿和角楼;正殿两侧有耳殿,院内东、西带前廊厢房每面10间。

庙内除了戏台为金代遗构外,其余均为明清遗物。其实都是清代遗构,只有献殿内那座雕饰精美的青石供桌是明代物件。

明代供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台不多说了,前文介绍得很详细。戏台正对的北面,相隔15米多的开阔地方,就是带两面山墙的清代献殿,坐落在高近1米的台基上。

献殿三开间,前后通透,空间高大,前后四根砂石抹棱柱撑起一座悬山顶的建筑,有别于常见的卷棚顶,在古建的档次里算是高档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献殿结构简洁,除了柱头以及额枋处有斗拱及简单的雀替雕饰外,没有什么其他装饰了。最突出的就是正中央的青石供桌。

这是一座雕造于大明万历年间的供桌,正侧面看都是束腰形,正面背面有界格,方格内凸雕飞禽走兽花卉等物,侧面则分别是一只凸雕兽头,凶相毕露,十分慑人。

供桌侧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献殿顾名思义是敬献贡品、举行祭拜仪式的地方,每年的三月二十日过庙会的时候,南面的金代戏台唱戏,这里的献殿祭拜,各司其责。

整座庙里最值得欣赏的当然还有供奉二郎庙的正殿,它位于献殿之后2米处,是一座比献殿更宽、进深更深的华丽建筑。

二郎庙正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它华丽,它的雕饰的确是胡哥走访这么多古村古庙时见到的非常具有特点的,华丽、奢华、繁复,看上去有一种眼花缭乱之感,的确是清代那种以繁复为美的代表作。

正殿同样是悬山顶建筑,它的雕饰奢华华丽体现在廊柱底部的柱础、柱顶的斗拱、额枋下的雀替以及殿内梁架的彩绘上。

正殿木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根抹棱砂石柱柱础是半米多高的青石制成,四面凸雕成兀凳腿形,四角雕成兽头形。两腿之间浮雕猛兽,以麒麟、狮子、梅花鹿等为主,六根柱子24面图案全部不同,全部都栩栩如生,动感十足。

抬头再看额枋下的雀替木雕,怎一个眼花缭乱了得?龙凤牡丹等飞禽走兽祥花瑞草,组合在一起,通体透雕。那纤细的龙须、轻薄的花瓣、灵动的羽毛组成了一件件不可多见的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上面的斗拱,更是将不厌其烦的雕饰做到了极致。除了柱头的斗拱外,还有补间斗拱,密密麻麻排列在一起,像是一朵朵大型雕花装饰在柱头上。

斗拱侧面出斜拱,耍头雕成含珠龙头形,斜拱雕成龙爪形,仿佛一条条龙在斗拱间嬉戏,威严凶猛间可见古代工匠的雕饰功夫。

正殿廊柱柱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殿内无柱,通长七架梁,全部施以彩绘,华丽异常。后世维修时,在脊枋上发现有康熙四十年(1701)重建的题记。距今也有300多年了。

整个一进院内整洁肃穆,由南到北,戏台、献殿、正殿依次一座比一座高,从建筑格局上就营造出正殿的威严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这座二郎庙被各地的古建专家和古建爱好者所青睐,但大家关注的焦点都在那座金代的戏台上,献殿正殿的清代建筑往往被忽略。

其实,作为一个千年古村,它那散发着幽幽古意的悠久历史、那村中不起眼的古庙、古槐、古民居,其实更藏着一种历史的沧桑味道。

喜欢的话请关注@跟胡哥看古村,看更多古村故事。

山西古村发现一座400年古戏台,可上下升降,堪称国内农村唯一

罕见的葫芦形柱础,竟然被供奉成了神仙,山西古建真奇妙

明代万历版《金瓶梅》出自山西一个古村,村里也有奢华的王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