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对不同性质的不平等进行区分。”5月13日晚,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在参加全球化智库(CCG)对话活动时,分析了当下的贫富差距与贫困问题,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安格斯迪顿是世界著名的贫困问题专家。他在对话中说,除了财富或者收入上的不平等,还有很多其他的不平等现象,尤其像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欧洲、美国呈现出来的,比如美国最困难的群体找不到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不平等问题。

迪顿表示,在美国,富裕的、受过更好教育的人明显能在疫情下过得更好。而如果转向一个更依赖互联网的世界,那些拥有和熟悉相关资源、技能的人将从中进一步获益,这可能扩大收入不平等。

“在生活质量上出现了比较大的挫伤,尤其对于贫穷的人口。还有深层次的问题,被甩在后面的这些人,能够获得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少、越来越有限。”迪顿强调,不能让这些人落在后面,否则他们会落入民粹主义阵营,或者更加恶化目前的民族主义形势。

迪顿以他任教的大学为例,普林斯顿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那些低收入群体以及少数族群的学生,使其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但是这个过程非常困难。普林斯顿大学在这方面比其他大学做得成功,而有些大学做得不是很好。

安格斯·迪顿1945年10月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他的祖父和父亲那代人在矿山工作。迪顿认为,在英国的老工业基地,或者美国巴尔的摩这样的钢铁工业基地,在矿山或者钢铁厂工作面临的风险程度是比较高的,但那时候的工会比较强大,劳动工人拥有比较实际的权利。但是现在,我们讲到“绝望之死”,意味着空洞的或者毫无意义的生活造成的死亡,这是让人绝望的结局,对此需要在社会经济上做更多的科学研究,才能找到一些答案。

“实际上,现在这个社会和几十年前的社会有特别大的区别,就是之前的老工业基地不断荒废或者空洞化,工人的话语权也在不断陨落。”迪顿说。

迪顿指出文化因素非常重要,他在对话中谈到德国、中国对教育的重视。在他看来,不同的国家都在面临同样的变化。美国没有很好地应对这种变化,而中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也利用市场经济解决了贫困问题。但他提醒,要警惕有些人变得非常富、有些人变得非常贫穷,要避免这样的问题。

安格斯迪顿爵士,是普林斯顿大学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国际事务名誉教授,也是普林斯顿大学威尔森学院以及经济学国际事务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贫困、不平等、健康福祉、经济发展等。2020年,安格斯迪顿和安妮凯斯教授联合出版了新书《美国怎么了:绝望之死和资本主义的未来》。(文/马玉荣 张逸君)

=====中国智库 China Think Tank=====

“中国智库”是中国发展出版社开设的新媒体账号,旨在搭建联系政府与理论界和民众的桥梁,让决策内容和过程更多地为民众理解和认可,让决策者更多地了解民间声音。

中国发展出版社是国家高端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属单位,业务领域包括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智库服务等。除出版社本部外,旗下还有《中国发展观察》《经济要参》《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经济报告》《新经济导刊》等期刊社和国研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研智库)、国研智库创新科学园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研智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斯科特广告公司、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