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赵国,总是被人攻到国都邯郸城下,这事儿也怪有意思的,难道赵国其他领土都是摆设吗?为啥人家一言不合就来国挑衅呢?

比如说著名的围魏救赵之战中,孙膑的确把庞涓揍了一顿,可是依旧挡不住魏国人攻破了邯郸城,也就是说围魏救赵本质上是失败的。

长平之战以后,也是一样,白起灭了赵括,坑杀40万赵军。此后长驱直入,一眨眼又打到了邯郸城下。

不过这次倒是有点例外,因为面对白起强大的攻势,赵国保住了邯郸。是秦国抽抽了,还是赵国得到了神助?为啥在损失40万青壮年的情况下,他们还能保住邯郸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魏无忌是赵国的大恩人。

战国四公子中,最优秀的肯定是信陵君魏无忌,这哥们不光礼贤下士,而且他的军事成就很高,在长平之战后展现得淋漓尽致。

长平之战刚刚结束,赵国的青壮年基本都被秦国给灭了。这个时候赵国的平原君赵胜,主动派人到魏国求援。原来赵胜的妻子是魏无忌的姐姐,有这层关系在,魏无忌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可问题是当时的魏王是安釐王,安釐王本来也想救赵国,已经让大将晋鄙带着10万大军去了。可是秦昭襄王大眼一瞪:谁敢来帮赵国,寡人灭了赵以后,第一个收拾他!

这可把胆小的安釐王给吓坏了,立刻让晋鄙的10万大军在边境停住,没有跨入赵国领土一步,静静地等着赵国灭亡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事儿魏无忌不能不管,于是乎他利用关系,偷到了安釐王的兵符,并且又找了大力士跟着自己一起去了晋鄙的军营。

晋鄙看到兵符以后还是不肯交权,结果被大力士给宰了。魏无忌得到魏国10万大军以后,立刻带着他们冲入了秦赵战场,击退了正在围攻邯郸城的秦军。可以说,没有魏无忌,就没有这个时候的赵国了。

魏无忌的厉害之处还远远没有结束。十多年后秦国卷土重来,说好的要收拾帮助赵国的人,自然是要找魏国的麻烦。

在秦国强大的攻势之下,魏国连连告急,魏无忌无奈之下,只好从赵国动身回去。他说动了周围几国一同出兵,带着五国联军共同对付秦国。结果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大将蒙骜,把秦军一路赶入了函谷关内,魏无忌从此也名震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没有范雎,邯郸早破了。

长平之战是战国的一个分水岭,秦国和赵国两大军事强国较量之下,最终秦国完胜。这个时候的秦国大军并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而是兵分三路夺取赵国的领土。

第一路军由王龁带领,进军赵国皮牢,第二路军由司马梗带领,攻取太原。白起本人带领第三路大军,围攻邯郸城。

这显然是要灭了赵国的节奏啊!赵孝成王急得上蹿下跳,说什么都不能成为亡国之君吧?同时比较着急的就是他的小伙伴韩国。

韩国紧挨着赵国,地盘狭小,又是秦国东出路上的绊脚石。所以赵国灭了,那韩国还能存在吗?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都知道。

于是乎他们想了一个很恶心的主意,让苏代重金贿赂了秦国的相国范雎。苏代的理由,简直让范雎无法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代告诉范雎:赵国一旦被灭了,那秦昭襄王就能称帝了!而白起这么大功劳,难道还不够封为三公吗?到时候您老,可就要在白起之下了!

这可算是把范雎的要害拿捏得死死的了,不等范雎反应过来,苏代就给他提出了解决方案:要我看,还不如让韩国、赵国割地求和,白起成就不了灭赵之功,自然也就比不上相国您了。

范雎哑口无言,这事儿必须得这么办啊!苏代可真是我的亲人!于是乎范雎就上书秦昭襄王,以秦军疲惫为由,让赵国和韩国同时割让城池求和。

秦昭襄王脑子一热,居然就这么答应了!赵国就这样保住了邯郸城,也避免了灭国之祸,否则秦昭襄王可能要提前完成一统大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楚国春申君助赵也是不可忽略的。

赵国是能求的人都求了个遍。燕国跟他有世仇,根本不可能出手相助。齐国被六国欺负过,现在一直处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

韩国和赵国此时实力弱小,只有魏国和楚国可以争取一下。魏国在魏无忌的带领下,显然已经参战了。

楚国是什么态度呢?秦国在攻打赵国之前,跟楚国是有盟约的,大家都是好哥俩的关系。所以说按道理楚国不该出兵相助。

可是平原君赵胜求上门以后,楚考烈王最终还是决定撕毁盟约,让春申君黄歇带着大军前来支援邯郸。

在赵国、楚国、魏国三国联军的合力之下,秦国大军终于战败。这才解决了邯郸之围。那么楚国在当中的作用大吗?我认为是很大的。

不管春申君带了多少人去,只要楚国表态支持赵国,那秦国东出灭国的计划就算是搁浅了!原本对付三晋诸国已经够累了,楚国作为南方大国,秦国一时半会儿还不想招惹,所以楚国的态度直接决定了秦国的军事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六国有四国结盟,就没秦国什么事儿了。

事实证明,战国七雄中,只要有四国选择结盟,那秦国就不可能一统六国。秦始皇一统六国之路,是建立在六国各顾各的情况下。

那个时候赵国、魏国、韩国都比较弱小,再加上齐国啥事儿不管,而唯一可以跟秦国一战的楚国,也是自扫门前雪,在家里嗑瓜子看戏。这事儿才算是办成了。

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实力并不弱,但是由于楚国、魏国、赵国和韩国联盟了,所以秦昭襄王压根就没有机会东出。我认为即使魏无忌出手,如果楚国不表态的话,那秦国还是会继续增援作战,直到把韩赵魏三国联军彻底击败为止。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