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导刊》2020年第4期

作者:董进智

单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原标题: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之路

续文如下▼

从新时代我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和发达国家乡村的演变轨迹,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强烈的需要来看,乡村艺术化应该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不错,人们仍然关注着乡村“空心化”现象,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其乡村必然要经历一场痛苦的蜕变和重生,由衰落走向复兴。这样的演变过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证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让我们看到,未来我国的乡村,将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正在启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又让我们对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有了梦幻般的期待。刚红李子柒视频和“丁真的世界”,则让人们更加向往带着乡愁的诗意乡村。

这正是乡村艺术化的土壤和条件。历史发展规律、现实生活条件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让人们深深地感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应当顺应乡村发展潮流,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的新路子。

必须以发展为前提

必须以发展为前提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一定带来艺术的繁荣,艺术的繁荣也可能发生在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是,作为艺术与乡村融合的乡村艺术化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只有当人们越过温饱、进入小康、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跨越的时候,乡村艺术化才会逐步形成发展浪潮。

因此,乡村艺术化发展,必须首先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个振兴”上下功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十四五”期间的乡村振兴将集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能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三件大事。在做好这三件大事的同时,应当分类指导,积极有序地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之路。

当然乡村艺术化发展也不是机械地对应于乡村发展的某个阶段。事实上,一些贫困村在脱贫过程中就走上了乡村艺术化发展的路子,并且因艺术而获得了发展的新动能,这正是人们所说的“艺术点亮乡村”。相反,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发展较快的村,村民的文化艺术需求却不见增长。这倒值得反思。

需要重新认识艺术

需要重新认识艺术

所谓艺术,是指十八世纪在欧洲确立起来的概念和体系,包括绘画、雕塑、舞蹈、诗歌、音乐等。它从远古走来,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深刻演变,越来越丰富多彩。如果只是用画廊、歌剧院、博物馆、收藏家的眼光看艺术,显然艺术是乡村玩不起来的“洋玩意儿”,乡村艺术化便无从谈起,只能是艺术家们下乡搞点创作、展示之类的活动。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建设美丽乡村、增加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来看,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或许,只要农民群众带着情感、用心做事、沉浸其中,以至于忘了我是谁,在做什么、为了什么,达到了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讲的“物我两心”“物我同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的“高峰体验”,就有了审美的、艺术的体验,就能把每一件事做成艺术。

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所说:“聪明的技工投入到他的工作中,尽力将他的手工作品做好,并从中感到乐趣,对他的材料和工具具有真正的感情,这就是一种艺术的投入。”这可能也是一些近现代理论家、艺术家们说艺术是游戏、艺术是生活、艺术即经验,艺术即直觉的原因吧?

这样的艺术,重在创作主体的投入和体验。别人是不是把它看着艺术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参与者实实在在从中获得乐趣,进而获得心灵的净化。

需要重新审视乡村

需要重新审视乡村

从我们汉字的辞源上看,“艺”最早指的正是“种植”,这说明艺术与乡村有着天然的联系,说明艺术最初正是源于乡村。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城乡对立起来,认为城市才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乡村则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显然,这里必须打破传统工业化、城市化中形成的思维定式,重新认识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意识到,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人们由此看到,乡村有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独特价值和山水、田园、农耕、院落等多样化的内在之美。

我国著名美学家高建平特别强调了乡村的田园生态之美、传统故事之美、有机生长之美和家园情感之美,乡村艺术化发展就是要彰显乡村价值,展示乡村内在之美,让乡村更有i韵味。

所以一些地方把旧轮胎、废电视机、破自行车等废旧物品搬到乡下去,为乡村植入“艺术”,打造景区景点,是值得注意的。

需要彰显个性魅力

需要彰显个性魅力

过去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往往一个地打造出来了,其他地方便会蜂拥而至,去考察学习,甚至把别人的做法原模原样地搬回去。有的地方还抄到了国外,搞起所谓的“欧洲风情小镇”。

应该说,借鉴是有益的,但复制却是乡村艺术化的大忌。不管你复制谁,复制得怎样,一时引起了多大的轰动。都是不可取的,应当反对。我们必须看到,不同的地方,其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经济基础、文化底蕴、社会生活是各不相同的,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需要突出个性,绝不能千村一面。另一方面,人们的审美情趣更是千差万别,需求多样化日益显著。

而个性正是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一般说来,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艺术水平的高低往往与是否有鲜明的个性直接相关。凡是没有个性特征的所谓“艺术”,不管出自谁的手,都注定不会有生命力。

因此,乡村艺术化发展,不管从哪个方面入手,侧重哪种样式的艺术,都必须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突出各自的特色,彰显各自的个性。即使是在同一个地方、各方面情况也都差不多的村庄,也应通过艺术设计和丰富的文创活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赋予各自鲜明的个性,展示艺术化的魅力。只有特色鲜明、各美其美,乡村艺术化才有活力,有持久的生命力。

需要坚持农民主体

需要坚持农民主体

有人以为,艺术乡村建设、乡村艺术化是艺术下乡,是艺术家们的行为,离开艺术家们乡村艺术化根本就无从谈起。似乎普通老百姓在艺术问题上就没有话语权,农民只是艺术乡村建设的旁观者和被动接受者。这样的认识显然是狭隘的。

乡村艺术化当然需要政府、艺术家、企业家等多种角色参与,协同推进;但主角无疑是农民群众特别是当地村民,乡村艺术化本质上更主要的是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自觉实践,无论创作主体还是接受主体,都离不开土生土长的农民。

强调农民是乡村艺术化的主体,是因为乡村是他们生长、生活的家园。那里的山山水水都布满了他们的足迹,一草一木都融入了他们的情感,一砖一瓦都洒满了他们的热血,一声一响都牵动着他们的心灵。村庄自然是属于他们的,乡村艺术化当然由他们说了算。

只有当农民群众了解艺术,重新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以主人翁的身份,怀着满腔热情,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乡村之美挖掘出来、展示出来,营造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才能真正实现乡村艺术化,乡村才会让人们更向往。

未完待续,订阅期刊看全文。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END

编辑:冉冬怡

审核:王晓飞

本刊唯一投稿邮箱

whcydk@vip.163.com

欢迎来稿

《文化产业导刊》

政策传导、发展指导、投资引领

在这里,看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