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双壳贝类生物有多大呢?双壳贝顾名思义就是有两片贝壳的生物,如我们日常所食用的花蛤就属于双壳贝,而最大的双壳贝当属砗磲了(读音chē qú),砗磲共有9种分类,最大的是库氏砗磲,库氏砗磲的贝壳巨大且厚实,一般长1米,大一点的可达2米多重600余斤(一扇贝壳比浴盆还要大,曾有人用它的贝壳当做浴盆),最长寿命达一百年,又因为其绚丽多彩被誉为多彩“贝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种砗磲

这样巨大的砗磲基本没有天敌,因为其壳体相当厚实,且一般生活在水下7米左右的浅海处,就算有大型生物也咬不破它的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砗磲却早已被列为我国海洋一级保护生物,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将全部种类的砗磲列入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那么这种大型贝类是如何成为濒危物种的呢?我们先从它的生活习性说起!

砗磲吃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壳纲软体动物结构

砗磲属于双壳纲,是软体动物种类的一纲,因其有两片贝壳而得名,该纲主要特点有头部已经退化,足部像斧状,体躯两侧各有1对瓣状的鳃,生活在壳的两侧,开壳的时候是被动的,关壳靠肌肉收缩主动来完成。

砗磲主要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环境中,我国的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及南海岛屿有部分种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砗磲进食很有趣分为被动进食和主动进食,主动进食就是利用纤毛抖动在腮部扬起漩涡,使得水及其中的浮游生物或颗粒进入腮部,然后嘴巴通过一条粘膜道以及触须吸取营养颗粒;

被动进食是因为在其壳的边缘共生有一种菌类虫黄藻,这种单胞藻可在砗磲体内循环,并可进行光合作用,给予砗磲充足的营养,而砗磲的外套膜边缘有一种能聚合光线叫玻璃体的结构,正是适宜的虫黄藻大量繁殖的温床,如此相互共生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小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氏砗磲又名大砗磲

虽然看似食物充足却生长很缓慢,也就是说长大并不容易,如果在生长的过程中被人抓走呢,生长的又慢捞一个少一个,为什么人类要捕捞呢,这还真怪它自己太过美丽!

人类为何捕捞砗磲

其实砗磲的壳是并没有那么多彩,在它活着的时候一般壳是张开的,我们所看到的绚丽多彩是其身体的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看古人是如何形容砗磲的,三国时期的《广雅·释地》曾说“蜀石、碝、玫、砗磲……石之次玉”,通俗说就是比玉石稍差一点,后来又被佛家称之为七宝之首,随即人们常将砗磲置于佛堂神桌之上或供奉于家中作为镇宅之宝,当然不会直接将那么大的壳直接放在家中,经过加工雕塑制成手串或其他各种艺术品,看到图有没有心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砗磲工艺品

壳体除了雕塑外尾端还可入药,另外砗磲肉也是一道营养丰富的食材,再加上市场的炒作,大量捕捞使得砗磲越来越少,甚至部分海域的砗磲已经绝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捕捞的原因外还有海洋环境的恶化,譬如核污水排放、原油泄漏等各种海洋污染,严重破坏了砗磲的生存条件。

一个与人类毫无关联的海洋物种,不曾想人类却是它最大的天敌,世界多种濒危动物基本上都是跟人类的活动有关,还有许多其他动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为了当下的一点利益值得吗?真不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博物馆才能看到他们!

-END-

欢迎留言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