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元代剧作家张可久在《醉太平·无题》中写道:“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世人都爱钱财,这是人之常情。毕竟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富豪们的巨额家产总是惹人羡慕,不过有一些背后的故事总是鲜为人知。

在每一个地方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的时候,房地产都是最为赚钱的行业。上个世纪60年代的香港也不例外。众所周知,香港富豪大都由房地产发家,那么在成为富豪之前,他们买房买地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旧照

01

二战后崛起的豪门,每一家最初的原始积累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如果将时间这本书再往前翻个几十年,就会发现那时的富豪们都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鸦片。众所周知,香港第一位首富何东和罗文锦都是从怡和洋行的买办做起。但其实除了军火生意,他们还有一个主要生意就是批发鸦片。号称“典当业大王”的高可宁,其实也是澳门最大的烟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希慎家族成员

而当时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利希慎家族,持有澳门鸦片专营牌照,利希慎也被世人称为“香港鸦片大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利希慎家族的名声不好。而这个鸦片专营牌照,也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利希慎的父亲利良奕本是广东新会人。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利良奕和很多华人一样带着妻子到旧金山淘金,赚了些钱之后在香港定居,之后在皇后大道开办了一家“礼昌隆”,主要业务是中美金融汇兑。此外利良奕还在弥敦道开始了另一家商号,主营男士内衣。而利希慎则出生于夏威夷,被父亲带到香港时,利希慎已经十七岁了。此后利希慎也混迹于商场,在很多行业都尝试过做生意。随着利良奕的生意越做越大,利希慎开始自立门户,首先注册了一家轮船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希慎旧照(右)

02

19世纪初期,在香港和澳门开始烟馆都是合法的,可以公开出售鸦片。利良奕在世的时候就曾经经营过烟馆,只是可能财力有限所以并未做大。当时港澳政府将鸦片专营的牌照采取竞拍的方式售出,这样可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

利希慎在父亲过世之后继承了家业,他经过考虑决定将鸦片业务放在生意的重心上,也想要参与竞拍香港的鸦片专营牌照。当时的香港在英国的扶植下,已经发展为世界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所以鸦片的牌照费奇高,三年的牌照费已经高达七八十万。所以利希慎决定另辟蹊径,去参加澳门的鸦片专营牌照竞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吸鸦片场景

这种专营牌照,通俗地说其实就是官方同意的垄断许可证。利希慎合家族之力拍下了澳门的鸦片专营牌照,这约等于是得到了一个赚钱的法宝。此后利氏家族的财富,便飞速增长。利希慎的生意越做越大,钱也就越赚越多。看到这种情况,原先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们纷纷想要自立山头。便如《警世恒言》所言:“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到了这种情况,可能仁义也就不如钱财了。

利希慎公司的经理廖金碧,就是想要自立山头的人之一。他私下注册了其他公司,打定主意要和利氏家族抢生意。廖金碧还在公开场合放话说,利希慎就是靠着澳门的鸦片专营牌照将生意做大,赚了很多钱,所以他也要去争夺一下这个牌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吸鸦片烟牌照

03

此时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澳门出现了一些传闻,说葡萄牙政府打算按照日内瓦公约,要把鸦片专营牌照通通收回。廖金碧如他所言的积极争夺这个牌照,他买通了澳门鸦片专员,并且联系了一批黑道人物,准备与利氏家族背水一战。

而利希慎棋高一着,他通过自己在美国的人脉关系,取得了葡萄牙政府的信任。然后聘请律师,向法庭指控廖金碧和澳门鸦片专员官商勾结,侵害自己独家专营权。双方你来我往,利希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守住了鸦片专营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希慎之子利铭泽旧照

利希慎在这场对战作风强硬,没有给对方留下任何退路。被廖金碧找来参与此事的黑白两道都没有得到好处,就连利希慎自己也落得死于非命的下场。1828年4月,一位手法极其干净利落的枪手对准下班的利希慎连开三枪,利希慎当场死亡。

结语

主谋杀死利希慎的人,可能已经懒得遮掩什么了,所以采用了这样直接野蛮的方式。这无疑是谋杀,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利希慎枪杀。枪手作案后立刻逃离,纵使香港警方和利氏家族重金悬赏,也没能找到利希慎刺杀的真凶。但是毫无疑问,利希慎的死亡绝对和鸦片专营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