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敏悦
江南水乡的和风细雨,酝酿了悠悠吴韵,滋养了吴门书画。民国时期,苏城一度涌现过众多书画社团,一众书画大佬于其中碰撞出璀璨花火。几十年后,新一代的苏城书画家追寻前人的脚步,以一场场文人雅集,从江南文化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由烟雨山塘出发
探寻姑苏旧日“社”影
5月23日,一场突袭而至的雨,为山塘街更添诗情。烟雨蒙蒙,别有一种江南情致,81岁的吴门书画名家杭青石,撑着伞,穿梭在雨中的街巷。街巷的另一头,吴门花鸟画大家张继馨之女、62岁的张小芹迈开步子,匆匆赶路。他们要赶赴同一个目的地——正社画馆。
烟雨山塘,一场正社雅集悄然进行。 记者 王敏悦摄
这天下午,一场名为“娑罗花开”的学术研讨会在正社画馆举办。会场设在画馆二楼,布置得清新雅致,几扇雕花木窗,框住外间的江南小景。馆内群贤毕至,有苏州本地的书画名家,亦有知名评论家、理论家。众人围坐漫谈,氛围轻松愉悦,恍惚间,仿佛回到民国时期。彼时,姑苏城内“社”影幢幢,各类书画社团蓬勃兴起,涌现出桃坞画社、娑罗画社、正社书画会等20多个画社、画会,吴门画家,纵论书画,一时成风。多次开设讲座介绍娑罗画社历史的吴门书画史研究者、画家章致中介绍,1932年,娑罗画社由画家吴似兰发起成立,社员常齐聚一堂,诗唱词和,作画飞觞,花下雅集,寄情墨海。20世纪中叶,娑罗画社由盛转衰,在时光中逐渐黯淡。如今这场“娑罗花开”学术研讨会,实乃朝花夕拾。
研讨会的发起人、画家江野告诉记者:“我翻阅了大量关于苏州的美术史籍,发现民国时期苏州涌现过许多书画社团,我希望去挖掘这一部分的历史文化,以充实今天的吴门书画。”除此之外,他还了解到,娑罗画社曾在上海办过画展,成立过分会,“挖掘研讨这一社团的历史,有利于追寻苏州花鸟画的发展文脉,疏理吴门画派人文精神,在沪苏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对沪苏两地的文化交流也很有意义。”
江野的另一重身份,与娑罗画社的姐妹社团——正社书画会有关。民国时期的书画社团星罗棋布,叫江野着迷。2009年,在北京发展的江野回到家乡苏州,于山塘街开设正社画馆,四处搜罗正社书画会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及其成员作品。2019年11月,他又在此基础上创办了苏州正社文化研究院,希望循着前人的足迹,弘扬吴文化。
娑罗画社与正社书画会,创办时间相近,社员组成相似,是共生于江南文化土壤中的两朵“仙葩”。由此,江野找到了一个切口:探寻姑苏旧日“社”影,然后顺着这些盘根错节的藤蔓,找到供养吴门书画的那眼活泉。
以文人雅集为媒
追寻吴门先贤之路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20世纪中叶,苏州各个书画社团的社员离开家乡,在各地播撒吴门书画的种子。
娑罗画社的创始人吴似兰辗转来到上海,在福州路开了一家名叫“九华堂”的商铺,专卖文房四宝。1955年,在上海读书的杭青石路过九华堂,被门口的招生告示吸引。他敲开铺门,从此成为吴似兰的弟子。“我一直对书画很感兴趣,但苦于找不到老师,只能自学。”
杭青石回忆道:“吴老师对我很好,很愿意教我。我跟在他身边学了两年,见识到了吴门画派的婉约细腻。”
后来,杭青石在苏州定居,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2015年,朋友江野决心追寻吴门先贤的脚步,以正社之名开办文人雅集,邀请杭青石加入。“我觉得这是桩好事,当代吴门画家应当拓宽自己的眼界,让自己具备更深厚的文化积淀。”杭青石欣然应允,定期赴约。
这正社雅集,究竟是桩怎样的好事呢?在发起人江野看来,此举是以民国先贤为榜样,打破书画的边界,让江南文化的潮涌,充分浸润当代吴门书画家,“书画创作必须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根深才能叶茂,因此,正社雅集的目的在于‘寻根’。”包括陆衡、杭青石、顾逸在内的一批当代书画家,参与到正社雅集的活动中。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不拘泥于一时一地,而是书画家心随行至,齐聚于某处风雅的所在,共同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昆曲、儒学、园林、古琴、甲骨文等,以提高自身文化积淀。
江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江野看来,就是能够持续供养吴门书画的那眼活泉。从2015年11月至今,正社雅集已经举办61期,众多文人雅士于其间谈笑风生,交流文化。而这第61期,更是别出机杼,以“娑罗花开”为题,请来娑罗画社社员的后继者,忆古思今。这是挖掘,也是重走;是追随,也是追寻。
以细水长流之姿
汇入风雅江南之海
千百年来,苏城大地群英荟萃,文人辈出,如今,江野等人追随民国书画社团的点点星芒,如一支涓涓细流,静静流淌,意欲汇入风雅江南之海。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超德(右)发表见解。 记者 王敏悦摄
“回望过去,咱们苏州其实在中国文化、美术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记,尽管过去的一两百年间,随着海派的崛起,吴门画派有些式微,但它的影响力和文化根基还是在的。今天,苏州经济飞速发展,我们的文化艺术要与之匹配,首先得继承传统,尤其是书画创作,应当由内而外,汲取前人留下的文化养分。”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超德认为,文人雅集对于今朝的苏城、对于江南文化的发展十分有益。
张继馨之女张小芹,是正社雅集的活跃分子。“我从2019年开始参与正社雅集的活动,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从前我们办画展,像花开了又谢,缺少可持续性;现在我们办雅集,其实是一个长期的传播过程,能深入挖掘吴门画派方方面面的文化瑰宝。”张小芹说,父亲原先也是娑罗画社的一分子,如今,她将脚踩父亲走过的路,一步一个脚印,为吴门画派作贡献。
而在苏州书法家、地方文化研究专家陆衡眼中,这样的文人雅集是古韵换新颜,亦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苏州是一块蕴藏着丰富传统文化的宝地,值得我们好好挖掘。苏州书画家应该以什么面目站立于当今画坛?我认为,除了高超的画技,还应当善用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举办这样的文人雅集就是一个好的范例。”
5年多的时间,61场雅集,细水当长流,这样的探索也还将继续,这些书画家仍将燃烧激情,碰撞出新的火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