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来到宜丰陶渊明纪念馆,我确实有点错愕,在语文教材的描述里,陶渊明为浔阳柴桑也就是现在的九江人,后来也是隐居于九江一带,怎么又变成了宜丰人呢?对此,宜丰陶渊明纪念馆给出的解释是:陶渊明始家本是宜丰,29岁才离开宜丰前往九江,晚年还一度返回故里。

陶渊明故里究竟在何处,本文对此不作探讨。然吾观宜丰山水,确实很像他笔下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在宜丰的山山水水间,不经意间就能触发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情怀!

图一:一个较大的河中沙洲,低矮的山岗,幽静而不冷清,这里是隐士的王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二

图二:后世有些人为了标榜自己,开始宣传“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听到这话,陶渊明笑了,想要功名利禄就直说嘛,何必这么遮遮掩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三:在古代,有个这样的院落可以称得上中等人家,可能管家、奴仆、丫鬟一应俱全,一如影视剧里那般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四:拥有四百余年历史的宜丰崇文塔。一般情况下,每个县都多多少少有几座古塔、古庙,宜丰县也不例外。

不一样的地方是,这座塔位于郊区,更为沧桑古朴,更易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想象曾经的小繁华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丰,真不愧是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