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改善水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梁才街道依法依规,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治理,把污染治理作为倒逼农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升标准化养殖技术,促使生态和经济同步发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畜禽养殖作为农村百姓传统养殖业,由于养殖环保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畜禽粪污成为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梁才街道严格落实上级政策,对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全部进行关闭搬迁。对适养区养殖场(户)积极引导封堵污水外排口,对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做到“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污水零排放”;及时清理养殖场周围的沟渠,保证沟渠内没有粪污,水清水净;建设与规模相配套的沉淀池、贮粪池、化粪池以及干粪堆放场,防溢出、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同时配套规模匹配的种植土地、消纳地。要求各养殖场(户)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对养殖粪污进行源头控制、过程减量、末端治理和利用,为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安全和谐的美好家园作出应有的努力。

该街道在推进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中,严格管理办法和治理工作要求,成立由街道主要领导任组长,包社区班子成员、社区书记、网格员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抽调农业办、环保办、兽医站等部门人员组成巡查小组,每日走村入户进行巡查,积极打造街道、社区、行政村三级监管责任体制,将工作层层压实,落实到人。明确各社区党总支书记、行政村负责人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第一责任人,各村分区划片,将责任细化到全体“两委”干部、部门负责人,将区域内畜禽养殖问题排查、上报责任具体到人。同时,严格实行日排查、日通报制度,对没有按期完成治理任务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问责。

目前,梁才街道对5家禁养区养殖场下达了关闭通知书,对非禁养区的养殖场下达整改通知书133份,4户规模化养殖户因违规排污被顶格处罚,对120余户畜禽养殖场逐户排查,建立了整改提升工作台账。

记者 郭刚 通讯员 杜曦瑞 高吉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