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游戏害人,但它又能如同烟草一样合法。多少家庭对电脑手机游戏简直是恨之入骨,甚至不惜把孩子送到戒网中心。宁愿让孩子在哪里被电击,被殴打也不愿意孩子碰电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抱着游戏的本质问题,我决定深入游戏一探究竟。可能是出发的目的不同,也可能是受年龄与心智的影响。在这长达几个月的探索中,我发现无论是自己的精力,还是注意力,以及时间全部都被游戏所打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款是老罗听说或在抖音上看见广告下载来的,《和平精英》与《王者荣耀》是接孩子的时候听小学生口口相传的游戏,麻将是作为成年人角度来思考的。其他的是被广告推荐或者朋友圈转发的。

不得不说,进入游戏后的确可以让人沉迷其中。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简单明了,容易上手,并且能够让你一步一步地成瘾。成瘾过程还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而且整个过程身为游戏中的自己全然不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瘾机制第一步:注意与好奇

游戏商开发游戏,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玩。在从中赚取金钱,而目前游戏商赚取金钱的手法一般分为两种。广告销售(你的注意力)道具销售(你的好胜心)当你点开游戏的一瞬间游戏商就为你安排好了以后的道路,听起来是否感觉很可怕。

那么现在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让你一步一步离不开他们的。

首先当你下载一款游戏的时候,你已经被他们的策略所包围。不管你是道听途说(口碑宣传)还是通过广告进入(兴趣吸引)都是他们常用的手法之一。

而我们进去的目的就两种:一种是一探究竟证明朋友的推荐是否正确,一种是看广告后想证明自己是否能如同他宣传的那样征服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末日类游戏

无论你是处于好奇或者是任何目的,当进入游戏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并且保证你多少会为游戏付费。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要谈谈游戏的设计原理,以及背后团队的力量。

成瘾机制第二步:奖励机制

当进入游戏后,一开始的奖励机制就是让你无比的轻松。这一点在游戏开发的时候游戏制作团队就安排得明明白白,也许你会说我比较笨。可能学不会这么办?

如果你认为自己学不会,那么你的担心就多余了。当你进入游戏后游戏的制作者早就考虑到了,因为一个游戏通常设计都是由几百上千人一起完成的。

其中游戏策划,心理学,行为学,数据算法等等都给你安排得妥妥当当,怕是你不进入,进入了就得掏钱。

甚至为了培养得对他产品的依赖性,他们还能做出“倒贴钱”的行为。

倒贴钱让你玩游戏,可能你是第一次听说吧!不相信?“抖音火山版”与“拼多多”的模式你可以了解下,看视频有钱,拉人进来就有钱。

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其实都是为了培养你的行为习惯,也就是让你养成一个玩游戏的习惯。

所以当你进入游戏后,你不用担心不会玩。他们会安排得好好的,从特别简单,一点点难,有点难,到特别困难,一直到充钱解决困难。让你一步步的上瘾,并且养成玩他们的习惯。

看到这里是否感觉不可思议?如果你也是这么感觉,那么我们就看看它的奖励机制问题吧!

奖励机制:游戏的奖励机制就是3-5分钟给予大脑一次快感,然后逐渐升级。奖励时间逐渐延长到最后必须充钱才能获得快感,否则只能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换取短暂的快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瘾机制第三步:获取荣誉

有人就有社会,有社会就会出现比较。游戏也是同样的,当一群人在里面时就会出现强弱之分。而只要这种情况发生就能刺激人继续玩下去的心态,最终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花钱购买游戏时间,二是用时间平衡金钱。

第一种比较好解释,就是用钱节约时间来达到目的,不管是请人带玩,或者是充钱购买装备,甚至直接用钱请人训练。

第二种就是不停地通过在线时间达到变强的目的,因为游戏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从新开始。只要你通过练习就可以超越别人,在游戏里可以让人多看你一眼。

所以现在成功的游戏,里面都会有一个排行榜。可以清楚地让你知道你是什么段位,并且给你进步的方法,让你在游戏里进步。

看到这里是否感觉特别可笑,孩子在学习上不能完成的在游戏里,游戏公司都给你安排并规划得清清楚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瘾机制第四步:奖励提醒

即使你关闭游戏,在手机上或者是电脑上都会提醒你。你现在应该玩游戏了,就如同父母叫孩子做作业一样,你现在应该做作业了。

叫你玩游戏与叫你做作业本质都相同,但是给孩子的感官却有天大的差别。叫玩游戏孩子会非常乐意,而叫孩子学习则会遭受无情的反抗。

为什么说本质都是相同的呢?玩游戏也是得到大脑奖励,学习也是得到大脑奖励。只是他们之间的奖励一个是短期看得见的奖励,一个则是长期看不见的奖励。

及时满足与延时满足的区别,造就了游戏与学校的差别。

如果你现在叫孩子做作业还特别拖拉,那么你可以尝试给孩子设计一套游戏的奖励机制。也许可以改变孩子做作业的方式,让孩子爱上学习也说不一定。

总体来说:游戏就是当你点进去他就会给你奖励,让你得到满足然后再次进入他设计好的规则之中。

要想彻底脱离游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卸载游戏,看不见之后自然也就不会对他产生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瘾机制第五步:安全的未知探索

人最害怕的就是未知,我们的恐惧都来源于对未知的不了解。而游戏则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安全的未知探索,由未知改变成为可知,并且衍生成为可控状态。

当一个人对这件事物达到可控时,就会变得非常自信。从而不停地追求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不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游戏世界都是人们非常渴望得到的。

只是在游戏世界里,可控性变得特别简单。并且非常容易就能够满足条件,而现实生活中想要满足这种可控性则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例如孩子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他们需要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才能完全地掌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成年人的思维里100以内的加减法谁愿意花费一年的时间去获取呢?

愿意花这个时间去学习的人真的很少,但是现实却真的需要这么去做。而谁都是从这一阶段过来的。

当然不排除所谓的天才,哪些天才是这么去弄的呢?我想他们学习数学,或者学习其他学科就是利用了游戏奖励探索机制去学习的,他们只要从追求可控性这一点出发就可以快速地去学习。

最后我们来聊聊,孩子游戏习惯的转变。上面讲的这些都是老罗通过实际游戏得到的总结,换一个角度来说,游戏里发生的事其实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演变出来的。

一个爱美的人,可以学习PS。一个喜欢吃的人,可以学习各种菜。一个喜欢唱歌的人,可以不停地记歌词,记发音直到把这首歌唱会。

那么孩子学习为什么就不能如同这些一样呢?其实我们都是不能给孩子看见学习结果导致的,只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结果。学习就可以变得如此简单,在学习的道路上也可以越走越远。

游戏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游戏的本质。它就是一行行人性的代码,让你成谜于进行编制的数据中。让人不可自拔,给孩子述说清楚原理,只要埋藏警惕之心。那么游戏真的只能成为一种娱乐,而不是害人的产品。

如果大家觉得文章有帮助,欢迎大家评论、转发和收藏哦!你们的认可是老罗创作最大的动力!让更多的人看到,哪怕只是一点启发,也能为教育孩子提供更多的进步空间。感谢您的阅读,关注我:每天一点思考,每天一点进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