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逛书店是一种生活方式。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书店尤其特别——它藏在居民区里,“大隐隐于市”,可能比开在山野里的网红书店更有避世气质。

它是一家致力于引进世界各地的艺术书籍的艺术书店,到今天已有10余年的光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蕉鱼书店石泉路店

它身处的领域非常小众,但偏偏又开了一家新店——想要“探索艺术书店的新形态”。你可以叫它画廊,也可以叫它艺术家的周边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蕉鱼书店现所店从石泉路店到现所店,“书”还可以有这些形式?

咱们要看看能不能逮到一条香蕉鱼?

故事不妨从书店的得名说起。你可能认识创作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塞林格,而不懂得作为《九故事》的作者的塞林格。香蕉鱼出现在全书第一篇《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为一种虚构生物,会因为吞了太多香蕉,得“香蕉热”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蕉鱼书店的logo

在2010年,苏菲和关暐夫妻档创办了香蕉鱼书店,并在大连拥有了实体书店。这家“书店”是线上和线下经营是双线并进的,其中线下店停摆了一段时间,最后在2015年落地在上海的石泉路。

“普陀区几乎没有什么书店,大夏书店、西西弗书店,还有我们的香蕉鱼书店。找到的时候觉得很不错,很安静,面对的是一条小河。”关暐如此描述书店的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河

人流量不大,竟也安安稳稳地开了五年多的时间。周到君到访时,只见三三两两的读者翻着书,店员坐在柜台边沉默不言,高低错落间有12张可以坐下阅读的木凳,上面写着一些有想法的句子——后来才知道,这些凳子都是为年初的展览“I MIGHT KNOW YOU BEFORE”(我可能之前就认识你)制作的作品,独此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间

可阅读,可观看。店内陈列了大量有趣的杂志,如生活方式杂志《MONOCLE》,《Frankie》,《UPPERCASE》等。如果你是杂志爱好者的话,它们甚至可以是家里最好的“家居装饰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杂志

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类出版物也值得一看,最新颖的理念交汇在一起,不是“五彩斑斓的黑”,而是真正“五彩斑斓的色彩”。身为文具爱好者,周到君发现了一本介绍文具设计的杂志,采访了多个文具品牌的经典文具诞生的故事,比方说,mono的橡皮好在哪里,“笑脸钢笔”如何成为最受欢迎的入门款钢笔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

不过在香蕉鱼书店,最特别的地方是有很多地方没有的书。Zines是骑马钉组成的小册子,是出版的一种形式,为音乐、文学、摄影等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的群体打造的表达平台。周到君在书店的一个角落发现了一段介绍:

在纸本阅读似乎越发稀少的时代,zine对那些仍然对印刷文本充满热情、拒绝屈从现实的出版人来说,已经成为了最好的替代方案之一,因为这种较简单的出版物可以方便地编辑和降低制作成本。

■Zines 图片:Nieves Books

豆本是Zine的一个子集,它的特点是“尺寸上的微小”。香蕉鱼书店推出的豆本就很有意思,你可以选购豆本小盒,内含从500位不同的作者创作的豆本中随机选出的12本豆本。这些豆本的作者可能是插画师、作家、艺术家、设计师、音乐人、小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豆本 图片:香蕉鱼书店

如果你问,香蕉鱼书店是一家书店吗?答案是——它是书店,但不止是书店。它同时是一间出版工作室,一个印刷设计工作室,一个文创产品设计工作室,一个驻地艺术家的合作空间,一个画廊空间,一个出版物的信息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创

这也创造了另一种“可能性”——办一家更像展厅的书店,一家画廊式的书店是否可行?常规的书籍是作品,有趣的视觉图书和手工书是作品,艺术家创作的其他形式的作品,当然也是作品。

香蕉鱼书店的新店开在了静安区的现所创意园。这是一座刚刚创立不久,创业者正在陆陆续续搬入的园区,整体风格非常现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意园环境

一路上都在惊叹“脑洞”很大,超级植物(周到君之前介绍过→老洋房里看画展,还能逛热带雨林?这家家居店太吸睛 | 魔都小众美术馆)在这里有常驻店,最近又办了一个快闪展。苔藓也成为作品,在地上涌起一个“小土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级植物”展

而在现所店内部,波浪形的书架弹眼落睛,主角是稚童上色的俄罗斯套娃、变身文创的火柴盒、独立出版社Nieves Books出品的Zines,以及一切有趣的小玩意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标志性的“波浪形书架”

刚进店不久,既是书店的联合创始人,也是设计师的关暐就向周到君介绍了放在地上的几个手绘凳。它们是曾在书店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艺术家驻地项目的艺术家河井美咲(Misaki Kawai)的作品,项目为“凳子STOOL”,一共10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绘凳

每个凳子上都有艺术家经典的“Happy Face”和“Sad Face”的图案,又个个不同,充满了艺术家的稚趣和游乐元素。定价是12000元,周到君在官网上发现红色、蓝色和黄色款已经售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绘凳全系列

还有一个玻璃纤维的盘子,托起来的感觉非常轻,比玻璃轻多了。这种诞生于1930年代的材质,还有当时很时髦的“洗碗机友好”的特点。当然,赋予其灵魂的是艺术家劳伦斯·韦尔(Lawrence Weiner) ,他在盘子上留下了一句格言“as often as not”(尽量经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s often as not”玻璃纤维盘

现所店目前仍处于试运营状态。关暐说,新店的店租有点贵,特别是相比石泉路店,“什么都不做,一天一千块就出去了”。卖一些书以外的东西,看看是不是有更多人买,这是对艺术书店新形式的探索。

小众的趣味亦能汇流,“拼”出上海艺术书店的地图

令周到君印象深刻的是,石泉路店的店员凯峰告诉周到君:他本来是学医的,现在在香蕉鱼书店当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香蕉鱼书店

谈及书店独一无二的魅力,他说:“有的书在网上搜,别的地方都没有,只有我们这里有。”比方说,香蕉鱼书店和国内不少美术馆和空间有合作关系,寄售它们的出版物。名单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BANK画廊、OCAT北京/上海/深圳等。美术馆的出版物,往往做工更精致。

同样的还有进口的书。香蕉鱼有自己的选书团队,而且不直接从目录上选书,而是自己选定书籍,再通过渠道单独引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香蕉鱼书店

他不是团队里唯一从朋友变成工作人员的。Grace是一名艺术生,在寻找课程需要的版画工作室空间时发现了香蕉鱼,并参加了RISOGRAPH加餐面包印社。Risograph印刷是一种传统的印刷方式,原理与丝网印刷工艺类似,将作品中的色与色之间分别提取,按颜色来完成作品的印刷。因其低成本的特点,对艺术出版物、Zines和周边印刷品的生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蕉鱼书店门口的“RISOGRAPH加餐面包”活动海报

在这样一个小天地里,青年文化得以发芽,多元化的兴趣正在孕育。在上海,这种气氛正在越变越浓,这从艺术书展的热度也可见一斑。上海艺术书展在M50园区举办期间,曾创下过该园区单日客流之最。

关暐觉得,与其说这是上海本土的文化,毋宁说上海成为了一个“节点”。有外地的顾客为书店专门来上海,有各种各样的人因为其他资源聚集在上海,他们让小众的趣味亦能汇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在此桌面翻开你想要的阅读的书籍”

如果你也想发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欢迎来书店逛逛。每本书都可以打开,小桌子上放着一条阅读建议:“请在此桌面翻开你想要的阅读的书籍”。

香蕉鱼书店石泉路店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路475号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 11:00-20:00

新展预告:东京×上海两城平面设计师/艺术家Riso作品海报展 5月29日-6月18日

香蕉鱼书店延平路店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平路98-1现所9幢111

开放时间:周一-周日 12:00-21:00(试营业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