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还原能够将CO2转换为燃料、化工原料等化学品,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极有前途的方式。但是目前CO2还原的产物主要以小分子为主,相比之下单层的石墨烯薄膜显然是更有价值的产物。直接将CO2还原为石墨烯薄膜由于CO2的氧化性以及它对石墨烯的刻蚀作用而难以实现。那么是否可以通过电化学的方式对CO2脱氧,再进一步转换为单层石墨烯薄膜呢?
复旦大学的孙正宗团队近日报道了一种基于孪晶银催化剂的电化学-CVD串联体系,它将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和CVD串联,实现了CO2向高质量单层石墨烯薄膜的转换。电催化CO2还原产物的工业化应用目前主要受限于产物的富集和分离。传统的H型反应池中,气相产物和CO2原料混合在一起,导致了气相产物浓度极低,不能满足工业化需求。气体扩散电极提高了产物的生成速率,因而大部分的气体扩散电极能将产物的浓度提升至30-40%,但是气体扩散电极结构复杂、膜电极调控困难且昂贵、同时面临着电解液消耗等问题。直接的碳酸盐还原缺乏持续的CO2供应,因此虽然能够得到高浓度的产物,但是法拉第效率也普遍较低。
复旦大学的孙正宗团队通过脉冲电沉积的方式合成出了纳米孪晶银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消除了传统纳米孪晶银的尺寸效应和封端剂的影响,孪晶界密度可在0.3-1.5×105 cm-1之间可控调节,十分适合作为理性的催化剂模型进行研究。这种孪晶银催化剂能将CO2高效稳定地转换为CO,实现了92%的CO法拉第效率和127 s-1的TOF值。该团队基于排水法的原理进一步设计了方便收集CO2还原气相产物的电解槽,实现了在不使用质子膜的条件下制取浓度最高达52%的CO,且电解质经长时间反应几乎不发生消耗。通过将电化学系统与CVD系统串联,CO产物被直接转换为高质量的单层石墨烯薄膜。该系统结构简单,它为电催化CO2还原的气相产物面向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成为电化学“碳中和”的重要高附加技术。
图1. 孪晶银的表征
图2. 孪晶银催化剂的CO2还原性能
图3. 电化学-CVD串联体系用于单层石墨烯薄膜生长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唐灿。
Direct electrosynthesis of 52% concentrated CO on silver’s twin boundary
Can Tang, Peng Gong, Taishi Xiao & Zhengzong Sun
Nat. Commun., 2021, 12, 2139, DOI: 10.1038/s41467-021-22428-1
文章来源:X-MOL资讯
"CGIA企业需求服务中心"是由石墨烯联盟(CGIA)成立的,以推动石墨烯下游应用为己任,致力于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的服务部门。中心着力于解决需求痛点,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精准的需求对接服务,主张以解决需求痛点,提升企业价值,实现共同成长为目标;以支撑企业精准把握市场定位,推动产品技术转型升级,加快技术产品应用推广及商业化,助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为价值体现。我们期待怀揣梦想,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我们,一起去征服梦想和未来~
联系电话:400 110 3655
微信号:SMXLM2013(添加时请备注单位-姓名)
邮箱:meeting01@c-gia.cn
《2020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系列丛书》由一册变为多册,从政策、技术、市场、应用领域、重点企业等多角度出发,用1000+可视化数据图表深度解读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的真实现状和格局,剖析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从战略发展眼光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和规划,为读者呈现系统全面、真实、简洁明了的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状况。
点击题目可查看全部报告详情:
联系电话:400 110 3655
微信号:CGIA-2013(添加时请备注单位-姓名)
邮箱:meeting01@c-gia.cn
(点击题目可跳转到文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