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5月29日消息(记者褚夫晴 实习记者杨晨)自2014年12月27日长江水正式引入津门起,天津市在原引滦输水工程的基础上,实现了引滦、引江双水源保障。为了用好这来之不易的长江水,天津水务集团在原水供输保障方面,实行统一调度、集中管理、统筹分配的供水模式,划分各个水源的供水区域,确定城市供水系统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原水保障作用,统筹各类原水资源,形成“引滦引江双水源配置”的保障格局。

提升原水输配能力 千万市民受益

目前,天津市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主要由向中心城区供水的西干线、向滨海新区供水的南干线等6条输水管线;西河原水枢纽泵站、曹庄泵站等7座泵站;北塘水库、王庆坨水库2座水库的“6线7站2库”组成。引江通水至今,已累计接收引江水62.8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近千万。2021年,水务集团还将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原水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原水输配能力,确保原水管网布局合理、水量充足。

强化原水水质监测 确保水质达标

为了确保原水水质安全稳定,水务集团各级原水水质监管单位共同协作,按时对原水各点位进行采样、检测,包括每日对原水点位进行巡视巡检,每周对原水进行20余项检测,每月进行全项分析检测,同时结合原水在线仪表,对水质变化做好预报预警,确保引江原水水质各项指标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指标。

完善厂网建设规划 做到水好压足

聚焦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供水需求,水务集团在近年来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实施原水、水厂、管网、二供等供水基础设施新建改造工程,以高标准来高质量地解决群众饮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力筑牢了天津城市供水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