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有没有听过这首歌曲?“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抗战励志歌曲《保卫黄河》,创作于抗战岁月,传唱在大江南北,极大鼓舞了民族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史上不朽的英雄乐章。即使在今天,当我们唱起这首歌曲,都会情绪激动、热血沸腾、保家卫国的爱国之心懵然而生,久久不能平静。这首歌曲的曲作者就是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也是为中国抗战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本期,让我们一起聆听荣获宝山区第四届红领巾原创歌曲一等奖的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陆萌同学讲述的共产党人冼星海的故事,感受在艰苦的条件下,人民音乐家与时代、人民共命运,发出振聋发聩的时代最强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5年,冼星海在澳门的一个贫苦船工家庭出生,从小就热爱音乐。13岁便开始辗转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求学,潜心钻研音乐。1929年,24岁的冼星海赴法国勤工俭学,2年后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慢慢地在国际舞台上展露出非凡的音乐才华。冼星海说:“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而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冼星海回到祖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加入了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到苏州、南京等地进行抗日文艺宣传。10月,冼星海转移到武汉,深入学校、农村和部队,推广和指导群众救亡歌咏活动。在这期间,他先后创作了《救国军歌》等一系列充满爱国激情和战斗热情的抗战歌曲。

1938年,冼星海应鲁迅艺术学院师生邀请奔赴延安,担任音乐系主任。他提出音乐应当大众化、民族化、艺术化的口号,并努力践行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3月,他为由诗人光未然填词的《黄河大合唱》进行谱曲,将西洋音乐与中国音乐创造性地加以结合,仅仅用6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部“音乐史诗”的创作。5月11日,鲁艺举行成立一周年纪念音乐会,正式公演了《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亲自担任指挥,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领导人起立鼓掌,并感动地连声说“好”。7月8日,为了欢迎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冼星海再次领衔演出。周恩来看完演出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赞他是“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黄河大合唱》不仅轰动了延安,而且传遍了全中国,正如那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激昂歌声,吹响了鼓舞中国人民抵御外敌的时代号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6月,冼星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年后,他受党中央委托前往苏联,为纪录片进行后期制作和配乐。可是,到苏联后不久,苏德战争爆发。

因为战乱和交通阻隔,冼星海难以归国。他辗转来到了阿拉木图,创作了《民族解放》《满江红》等著名音乐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用音乐为中哈人民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11月,延安各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为他题写挽幛——“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黄河大合唱》就像是划过黑暗夜空的一道闪电,照亮了黑沉沉的天空,也照亮了人们抗日救国的爱国信念。音乐不仅给人美的享受,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下,还能给人以引领。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期的小讲述者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的陆萌同学和她的父亲陆路共同创作录制了两首原创歌曲《石库门里的红领巾》和《做祖国的栋梁》,用音乐作品抒发心底对祖国最诚挚的感情,激励当代少年儿童奋发学习、早日成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创歌曲《石库门里的红领巾》描绘了新一代的少年儿童生在红色、长在春天里,希望他们都能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勇敢坚定地走向未来,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成为世界的光明和奇迹!

原创歌曲《做祖国的栋梁》从全新的角度描写了新时代青少年热爱祖国的绿水青山和盛世繁华,并且要争做祖国栋梁,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美好心愿。

记者:周菁

部分文字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

编辑:盛杰

校对、审核:葛静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