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上任后在对华问题上有改变也有继承,但在战略竞争的大方向上,拜登政府并不打算放松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如两国各界都十分关注的经贸领域,政治上的影响同样不可避免。

美贸易代表放狠话

近期中美双方将就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执行情况进行沟通,而美贸易代表戴琦也开始在更多的场合大谈特谈中美贸易。在5月12、13日两天,戴琦在谈及中美贸易问题时提到了一个新的词汇——“新贸易法律工具”(new trade law tool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会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和众议院筹款委员会的听证会上,戴琦称美政府正就对华贸易进行彻底评估,而是否取消加征关税的关键还在于“时机”。戴琦称,若北京“不能或不愿遵从国际规则和规范”,那么华盛顿将会采取行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而至于未来可能会采用的“新贸易法律工具”,戴琦在13日的听证会上解释,美国需要这一工具来抵御中国对美国在关键高科技产业上的威胁,而不是等美国工业和企业遭受损失后才作出反应。

按照戴琦的说法,此前美国在对华经贸问题上采取的反应和措施过于“被动”,未来将通过占据主动的方式来避免美国工业企业受害。一如美国在政治和人权领域惯用的“有罪推定”,中美经贸交锋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税战无益于中美双方

但回看过去3年的中美贸易和关税战,美国是否如愿成为“受益者”了呢?事实并非如此。据美商务部数据,2020年美国贸易逆差为6787亿美元,较19年增长17.7%,2020全年中美货物贸易总值实现了同比8.8%的增长。

而今年的情况也类似,今年第一季度,中美贸易额增长73.1%(去年1季度情况特殊)。而从中国角度看,今年一季度中美进出口额增长远超中国和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观事实表明了中美贸易的互补和重要性。而对于美国而言,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最终会加诸在美国公司和消费者身上,也许是看到了这点,戴琦近期在谈中美贸易时虽然态度强硬,甚至不断放出狠话,但她也承认关税战无益于美国公司和消费者。

中美两国的经贸往来需要更多地专注于务实,尽可能地减少政治上的影响。在未来中美关系仍面临巨大调整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分歧,在经贸领域保持良性合作,这需要双方在决策中贡献更多的智慧。

视频:美国贸易代表戴琦与中国首次通话,姗姗来迟的背后有何重要玄机

美国贸易代表戴琦与中国首次通话,姗姗来迟的背后有何重要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美国贸易代表戴琦与中国首次通话,姗姗来迟的背后有何重要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