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小众,你打造的品牌,是否是别人眼中的小众呢?

从了解“小众心理学”开始,对产品、品牌定位做出正确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见的小众消费心理效应,相信你并不陌生。

1)多重人格心理。

Z世代喜欢说:“不要和别人打听我这个人,我做人怎么样,取决于和谁打交道。”如果把这句话指向对象改为“品牌”和“企业”,其实也完全符合现实。

Z世代群体乐于强调自己的多面性,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自己身体内有多个“灵魂”,每个“灵魂”表现都不同,甚至这些“灵魂”的年龄、智商、性别、习惯都不尽相同。

每个“灵魂”彼此独立,一种“灵魂”出现,另一种就退场。在这种多重人格心理作用下,消费者可能在某些领域热衷大品牌产品,某些领域无所谓,而对特定消费领域有着特殊的“心头好”。

2)搜集癖心理。

部分消费者在社会舆论环境影响和驱动下,产生一种心理乃至生理上无法克制寻找新消费目标的冲动。

只有当他们不断“买买买”“拆拆拆”时,才会缓解类似冲动。在这种搜集癖的作用下,他们会尤其钟情于发现特别的小众品牌,并积极体验其商品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自我化心理。

具有类似心理的消费者表现为不太合乎主流。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情绪低落,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任何不快,只是沉浸在自我世界中,不愿意和外界进行积极交流。

很多时候他们更喜欢一个人“宅”起来,长期反复研究自己的关注与爱好,而他们也并非刻意为之。这类消费者只要一旦喜欢某个品牌,就不会在乎它是不是合群,是不是能带来广泛的社交价值,而是更在乎该品牌为其个人带来的体验是否独特、是否准确。

如果小众品牌能做到这点,那么他们就会为此热血沸腾。

4)特殊化心理。

与上一种心理类似,该类心理的消费者同样不太合乎主流,但他们是主动表现出与众不同,刻意让自己特殊化,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

例如,他们吃了特别的食物,看了首映电影,去了冷门旅游地点,都会发朋友圈随时炫耀。他们相信这些闪光点能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并能获得认可和赞扬。如果是产品品质过硬、富有科技含量的小众品牌,会让这类客户追求特殊的心理得到充分满足。

5)“下一个更好”心理。

持有这类心理的消费者,总是会为自己没有做出的选择找借口,或者期待新的惊喜。

因此,如果他们发现小众品牌能从新的角度挖掘其自身需求并加以满足时,他们就很容易认可小众品牌的价值。

上述心理现象在Z世代人群中相当常见,支撑了各个消费品品类的“长尾市场”。因此,某一个小众品牌虽然可能并没有太多消费群体,但“小众人群”相加,就会形成庞大的“长尾市场”,这样的市场,正是小众品牌的逆袭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