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州海事局获悉,该局主导撰写的《关于修订港口国监督程序(Resolution A.1138(31))的提案》正式提交至国际海事组织,并正式列入综合履约(Ⅲ)分委会第7次会议议程。

“该提案是由广州海事局主导撰写并成功提交至国际海事组织的首个提案,实现了广州海事局参与国际海事事务工作‘零’的突破。”广州海事局监管一处处长王瑾辉表示。

自疫情暴发以来,全球港口国监督活动受到严重制约,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成员国港口国监督数据大幅下降,无法对低标准船舶形成高压态势,出现大量船舶不遵守国际公约标准,对海上交通安全和船员权益造成严重影响。广州海事局持续关注国际海事资讯动态,以疫情对港口国监督和航运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切入点,确定将“在特殊原因而无法登轮情况下,各成员国可采取远程港口国监督这一临时性替代措施”作为提案方向。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广东海事局的专业指导下完成提案撰写工作,成功提交至国际海事组织。

疫情以来,广州海事创新工作理念,推进“互联网+”监管模式,探索“远程港口国监督检查”,并率先提出“线上文书检查+登轮模块检查”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模式,有效减少船舶等待成本和对码头、锚地资源的占用,港口生产潜力进一步释放,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国际视野,努力在打造国际海事履约合作试验区、构建对外合作新格局的实践中走在前列。”广州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张子俊

【通讯员】曹远燎 苏宝悦

【作者】 张子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