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兴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12月17日12点30分,张季纯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张季纯同志是老一辈戏剧家之一,1931年张季纯在北平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1941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员,曾创作诗集《太行山》《到延安去》秦腔现代戏《三勇士》《鬼脸》。由张季纯作词,冼星海作曲创作了《风雪太行山》,为欢迎王震和三五九旅全体指战员回到延安,周恩来指定演秧歌剧《保卫和平》,毛主席一边看一边拍手叫:好,好!张季纯同志是西北陕甘宁边区早期文化界领导者之一,从1942年任延安边区艺术干部学校副校长,1944年至1945年6月担任文艺工作团团长,1945年至1950年9月担任延安边区文化协会副主任,1952年至1953年2月担任西安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局长,1955年3月至1958年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1958年8月至1961年6月担任北京市文化局文联联合党组书记,是西北文艺界和北京市文艺界创建时的主要领导人。他从1949年7月至1988年11月任文联第一届全委委员、第二届全委委员、第三届全委委员、第四届全委委员,他从1955年4月至1977年11月任北京市第一届政协常委、第二届常委、第三届常委、第四届常委,1979年为北京市政协委员,他从1958年8月至1980年任北京市文联第二届副主席、第三届副主席、第四届副主席,1989年任北京市文联第五届顾问,1982年12月离休。他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在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始终在党的文艺领导岗位上勤奋工作、无私奉献,为党领导的文艺建设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戏剧创作方面卓有建树,他很少谈及自己十分低调,他一生淡泊名利、清贫自守、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不贪不义之财,不做非法之事,他兢兢业业,老老实实做人,人生经历坎坷,但始终坚持光明信仰,对真理追求,对祖国人民无比热爱,以艺术为武器,战斗不懈,最终成为一名无产阶级艺术家、戏剧家,为文艺戏剧事业奉献一生。其业绩不朽,其风范长存。张季纯同志5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贯彻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对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奋斗不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拥护同志,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同志为核心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改革开放,他始终关心新时期党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坚持不忘学习,参加政治学习和各项组织活动,他具有坚强的党性,虽然在文联级别最高资历最老,但他严于律己,从不居功自傲,年过八旬时他都按一名普通员的身份,坚持乘坐公共汽车到文联机关参加党的活动,他的高风亮节得到文联全体职工爱戴。他淡泊名利,始终发扬党的艰苦朴素优良作风,他经常严格要求子女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要勤俭持家艰苦奋斗”即使在住院期间,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都不让组织给他特殊照顾,他的高尚品德在文联全体职工中有很高的威望。张季纯同志的一生是为建设、发展党的文艺事业贡献的一生,是正直坦诚的一生,是淡泊名利的一生,是戏剧界的财富,他是我们阳城文明的骄傲,他的逝世是北京市文艺事业的一大损失,我们要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化悲痛为力量,为新世纪的文艺事业繁荣和发展继续努力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1月1日,山西文学大系第六卷——现代文学简介(作者申维辰)选编有:高君宇、张季纯、常乃德、高长虹、李建吾等数十位现代名家作品。2016年,阳城文化志由阳城文化局出版,由王红罗、段有命主编。时任阳城县副县长郭向阳作序言,432页刊有阳城籍现代剧作家——张季纯简介。璩东风制作封面。2020年7月出版《民国稀见话剧史料汇编及研究》(赵骥编著,朝华出版社),民国时期的期刊,在其发行过程中,时常会不定期地推出各种特刊,如《新青年》之“易卜生号”(第四卷第六号)、“戏剧专号”(第五卷第四号);《天下文章》之“戏剧电影专号”(二卷一期)。《天下文章》专号中刊有夏衍的《人、演员、剧团》、郭沫若的《专家的态度》、潘孑农的《感不胜感:为纪念复活的戏剧节而作》、熊佛西的独幕剧《新生代》、沈浮的四幕剧《金玉满堂》等剧本。此外,这一期还刊登了早期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的朱双云先生的遗作《我与戏剧的关系》及朱双云先生身前同事赵太侔所写的《悼朱双云先生》一文。除此之外,还有夏白的《谈新歌剧的创造与旧剧改革问题》、张季纯的《给演员的三十五则备忘录》、章泯的《演员——创造的艺术家》、赵铭彝根据瓦克唐果夫笔记所翻译的《瓦克唐果夫与史坦尼初晤》等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季纯故居(北留镇大树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季纯私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周兴祥

1946年10月出生,初中文化,1964年3月参加詹东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建设,1971年调太原铁路局机务段,1976年调国营金阳器材厂,1992年调阳城城建局环卫处,2006年退休。当过司机、清洁工。

作者/来源:张长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