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家利益》网站上刊登了一篇名为《Are U.S. Bases Asia China’slinefire? Hell yes》的文章,该文章认为美国需要停止在印太地区孤军作战,并给予盟友们足够的尊重。美国和盟友们不仅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战略,还需要培养一种类似北约的共同防御文化。实际上,美国目前在印太地区正在加紧组建盟友网络,目标就是针对中国。对此,文章作者James Holmes(海军战争学院海事战略的 JC Wylie 主席)呼吁美国政府要培养共同防御文化,并给予盟友尊重。显然,如果这项建议被采纳,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可能会对印太局势产生较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美国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印太战略,结束单打独斗的模式,联合盟友一同应对中国威胁。作者认为伴随着中国军力的提升,中国已经完全了具备打击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基地,并阻止美军介入台海、东海和南海等热点地区局势的能力。中方的意图就是阻止或者减缓美军介入被中方视为核心利益的热点地区,并让其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这样中方就可以在美军介入之前完成自己的作战目标,令美军的干涉行动陷入困境。为应对这种局面,最为有利的方式就是联合印太地区的盟友和伙伴们,来共同承担起防卫中国的职责,就像北约盟友防范苏联一样,进而让中国陷入多线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太战略是美国的战略重心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反介入作战能力日渐成熟

基于这一观点,作者认为美国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调整。首先,就是调整美国的战略思维和文化。自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逐渐养成了作为世界秩序唯一守护者的思维。与中国进行竞争时,美国必须缩减在其他地区投入的资源。不过,美国国内的部分建制派、智库和选民依旧维持着旧观念,令美国难以投入大量资源去与中国竞争。其次,美国在军事战略和操作层面不能过度低估自己。尽管中美军事差距在不断缩小,但美国在军事上依旧保持着优势。同时美国要在军队结构、地区态势和作战理念上大胆变革,取得军事战略和作战层面上的优势。此外,美国要努力建立一个围绕制衡中国的利益共同体,尊重并肯定盟友们的贡献,与他们协商并听取他们的建议,为他们带来实际的利益。美国要与印太盟友保持“帮助我们,帮助你们”的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建亚太版北约是美国长期的愿望

从这篇文章的内容来看,美国方面正在认真研究如何采用新战略联合盟友对抗中国,这主要还是与美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有关。由于中方的快速发展令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威胁和挑战。为此,美国将中国视作最大的竞争对手,对中国展开围堵和遏制。其实,从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就一直希望对付中国,但一系列意外事件打乱了美国原本的计划,令美国有十多年时间难以抽出力量对付中国。奥巴马政府后期针对中国设计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TPP协议,炒作南海和东海问题等,但特朗普的意外上台再次打乱了这些部署。特朗普横冲直撞般与盟友交恶,自己单打独斗跟中国进行贸易战和科技战,不仅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将美国的内部问题放大,国内种族问题、贫富不均和移民问题愈演愈烈。甚至还出现了占领国会山的事件,令美国民主灯塔的形象碎了一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靓丽的风景线在美国上演

相比于特朗普,拜登政府更希望拉拢盟友共同对付中国,但却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中方的实力提升非常迅速。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不仅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中国有着很深的经贸联系,中方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二是,美国的实力有所下滑,美国目前很难整合足够的力量对付中国,盟友们也各怀小心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持续推进与俄罗斯的北溪2号天然气项目。传统盟友菲律宾和韩国则明确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执意推动与俄罗斯合作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

正基于此,该文章才会建议美国改变之前的战略,培养共同的盟友文化。实际上,如果文章所述能够实现,对于中国来说会非常麻烦。首先,美国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收缩,集中力量对付中国。文章中提到要美国在其他方向进行收缩,集中力量投入印太地区。而美国也在积极推进这一计划。如前几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进行了会谈,布林肯表示将放弃对北溪2号天然气项目的制裁,这被认为是在释放缓和美俄关系的信号。而很快拜登就将与普京举行会晤,届时缓和美俄关系将是重要议题。同时,美国也在与伊朗进行沟通,调整对伊政策。正所谓攥紧拳头打人,美国投入更多资源进入印太地区,显然对中国影响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有意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

其次,印太地区的部分国家很可能会借力中美对抗,配合美国以谋取自身更大的利益。现阶段中美关系日趋紧张,对于部分国家来说,为其在中美间谋求自身利益提供了可能,像印度和日本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对印度而言,与中方存在领土争议,并一直视中方为最大的对手。而印度与中国的实力差距明显,如果可以借助中美对抗,既可以在政治上获得美国的支持,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又可以获得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甚至可以在边境地区借机捞一把,况且印度也需要中印边界问题缓解一下国内矛盾。因而,印度才在去年挑起边境冲突。虽然遭到中方的反制,但其却在实质上获得了美国准盟友的地位,并获得了不少的援助。而日本则希望借配合美国对抗中国,换取美国在修宪、发展军力和成为正常国家方面给予支持。因而,日本成为了跟随美国对抗中国最积极的一个,不仅连续挑动东海局势,还和美国发表了涉及台湾问题的声明,公开表示要介入台海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印度曾主动挑起边境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下决心抱紧美国大腿

此外,就是美国会加强对中方施加战略压力,中方可能陷入多线对抗的局面。目前,美国在印太地区针对中国的盟友主要有美日澳印四国,以及台湾地区。同时,还在积极拉拢韩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和其他南海周边的国家。在这其中,韩国和菲律宾等国马上面临选举年,在美国的努力下亲美派掌权的可能性较大。而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也都在观望局势。一旦这些国家倒向美国,那么中国将在东面应对日韩和台湾地区,南边应对南海诸国,西面应对印度。再加上美国以及英法等欧洲国家时不时来个自由巡航和军演,中方将面临更大的地缘压力。而且从军事角度上看,日本和台湾地区可以封锁中国大陆进入太平洋的通道,可以部署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对中方发动攻击。南海各国也可以为美军舰机提供前进基地,印度在中印边境可以牵制中方。如此一来,中方的军事压力也会骤然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扼守中国前出太平洋的交通要道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要培养共同防御的文化,与盟友保持尊重并听取盟友的意见。这相比起以往是非常重要的变化。原本美国是以领导者的姿态出现,对盟友更多的是要求按美国的意志行事。像日本就长期处在美军的控制下,日本海上自卫队更有美军第七舰队反潜大队的称号。而韩军的战时指挥权都在美国手中,韩军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美国的控制。倘若美国将与印太盟友的关系发展为类似北约盟友的关系,即共同对抗共同的敌人,这无疑将极大提升印太盟友的积极性,也可以帮助美国减轻自身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长期以领导者的姿态对待亚太盟友

由此可见,美国方面对于印太盟友战略的研究针对性非常强。如果可以顺利完成,对中国的影响和威胁也将非常大。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短时间内恐怕还难以完成这样的计划。一方面,美国在全球铺的摊子太大,像巴以问题、伊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乌克兰问题等,其调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而美国目前的实力想完全拢住盟友显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毕竟对于盟友们而言,帮人办事自然需要回报。另一方面,中方目前与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等国存在非常紧密的经贸联系,而且中方的地缘影响力也在加强,中方也不会看着美国拉拢盟友而坐视不理。要知道,中方在防疫、恢复经济和基础建设方面可以提供不少实际利益,这对于部分国家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因此,对于美国可能进行的战略调整,我们既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做好为我们份内的事情,把朋友变多、敌人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