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观点

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6月1日发文解读三胎新政,并建议在高房价地区实行三胎买房半价的优惠政策。

梁建章认为,虽然三孩政策相比二孩政策是一个进步,但其实应该直接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而不是仅仅放开三孩。他还预计放开三孩对提升生育率的效果很小。因此,他在文中从“住房支持”,“税收支持”,“托育服务”,“生育休假”,“教育减负”等方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提升生育率的政策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建章的一个主要建议是通过“住房支持”即购房优惠提升生育率。他认为,现在制约育龄夫妇生育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房价,这一点对大城市的工薪阶层尤为明显。如果我们把现在的房价里土地的价格,也就是地方政府收的税,作为购房补贴的返回给家庭(比如说在高房价地区:一孩房价九折,二孩七折,三孩五折),那么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减负效果。

他认为我们的土地政策应该跟着人走,哪些地方有更多的人口流入,就应该给更多住房的用地指标,来增加供给和平抑房价。更好的政策是与鼓励生育的政策结合起来,就是住宅供地跟着孩子走。

中国的大城市并不缺地,例如上海至今还保留了1800平方公里的农田,如果把大城市的土地更多地用来开发住宅,反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节省用地,因为大城市的开发密度和效率是高于小城市和农村的。

梁建章还建议通过“税收支持”来提升生育率,对于二孩和多孩家庭,除了可以给与一定的现金补贴以外,可以减免全部或者部分的社保缴费和个人所得税。

此外,还有通过“托育服务”提升生育率,由政府直接或者牵头兴建大约大量托育设施,减少年轻人看护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成本。通过 “生育休假”,鼓励企业提供女性友好的工作环境,例如对于怀孕和哺乳期的员工提倡在家办公等。

最后,通过“教育减负”,这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他认为教育改革是最难的,但是为了解决教育内卷,必须要改革现行的高考制度。

梁建章表示鼓励生育政策的出台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未来能否提升生育率,关键是要看这些鼓励生育的配套政策是不是能够落到实处。这次的三胎政策虽然本身能够带来的生育率提升非常有限,但意义重大,预示着生育政策的彻底转变。

他表示自己在新华社发文中第一次看到官媒提出“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的表述,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观念转变。只要是我们不再把人口当负担,而是把人口当作一种宝贵的优势资源来维护和培养,我们对相关的鼓励生育的配套措施的落实还是比较乐观的。

市民:压力太大 二胎都不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新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四个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有人将其视为选择题,有人却早已打消生二胎的念想。

70后:

周岩(男):目前家里正打算要第一个孩子,长远来看,二胎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是为了减轻孩子将来的负担,也让小孩有个伴。但是担心自己精力跟不上,毕竟大城市节奏比较快、生活压力、竞争压力也很大,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也要倾注很多精力。

徐林(男):目前已有一个孩子,不打算生二胎,主要是因为经济压力比较大。如果能解决高房价以及教育问题,还是会考虑生二胎的。

黄风(女):目前我还没有孩子,也不可能为了生孩子而结婚。我认为孩子和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并非全部。我是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孩子生下来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包括教育问题。

80后:

王甜甜(女):我已经生了一个小孩,不打算生二胎。要说原因首先是经济实力不够,养一个都难,养两个压力更大;其次,教育问题待解,现在有孩子连高中都上不了,对我而言这难以接受。我自己年纪也大了,生二胎影响身体健康,影响身材,体力,精力也跟不上。

另外,生孩子后,需要花很多心思在孩子身上,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压缩,我还想去追求诗和远方。

李颜(女):我在30岁的时候才生了第一个孩子。自己也是一步步从拮据日子奋斗过来的,眼见生活条件改善,也到了晚育的时候。其实自己还没玩够,但是年龄问题以及同龄人相继为人父母,自己也就选择生育。

是否想要二胎,我也比较摇摆。作为80后,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平时聚会很热闹,但自己的孩子日常却比较孤单。对于继续生育比较犹豫的原因还是在于各种不确定性以及责任心,想为孩子付出全部又不想牺牲自己的时光。

赵洛(男):我当年响应“晚婚晚育”号召,31岁结婚,34岁要的孩子,“二孩政策”出台后,其实也想再要一个,但条件不允许。经济条件是最大顾虑,养孩子太费钱,400块钱一罐的奶粉两星期得吃三罐,从幼儿园开始就得给孩子报班,不然上小学后跟不上。

另外,我们两口子都要工作,产假又短,没时间带孩子,还从老家带了保姆过来,包吃包住月薪3000元,这又是一笔支出。

除非将产假延长至至少一年,提高生育补贴,教育改革得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压力没那么大,才会考虑生二胎。

90后:

张澜(女):目前我还没生孩子,想生,但是又担心物质、精神上难以接受,如果35岁之前已婚并且已购房购车,工作也比较稳定的话还是会生孩子的。

但是不会考虑生二胎,一方面是怕身体变形,毕竟好不容易才减肥的;其次,我认为花心思培养好一个孩子更重要,两个孩子的话,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投入的心血都会分散一些。

杨林(男):我是独生子,目前没有孩子,可能要到30岁之后才会考虑要孩子,至少会要一个孩子。我们这代人的想法和上一代可能不太一样了,会更多考虑自己,觉得没有必要非得为了孩子去捆绑很多东西。

黎梅(女):我已经结婚并且有一个孩子,目前不考虑生二胎。主要是压力太大了,家里老人年龄到了,照顾不过来,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两口子中有一个全职。如果说产假适当能延长一些时间,孩子的托管更方便一些的话我会更愿意生育。

00后:

赵军(男):目前自己的想法是不婚主义,所以对于婚姻不仅是没有憧憬更没有想法。大概率上是会持续自己的想法,将不婚进行到底。但是,也不排除突然遇到一个令你心动的人,转变想法考虑结婚。

我有考虑过领养,目前想法是领养两个孩子,一儿一女。虽然我不是他们的亲生父母,但一定会给他们家的温暖和爱。

王娅(女):将来的事情确实很难说,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打算生小孩。我觉得有小孩会让整个家庭更加的完整,这是没有办法替代的。我计划绝对不超过两个孩子,因为我是独生子女,知道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孤独,不过我也不知道两个小孩的家庭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未来和自己的伴侣面对很大的生活压力,生小孩的事情一定会考虑很久,因为首先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其次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没有能力和精力去照顾他们也是我们不负责的表现。

孙岩(男):我肯定更想过两人世界,孩子的话顺其自然吧。第一意识,是不想生的,但如果有了的话,希望是两个。

放开三孩后将迎来新的生育潮?北大教授:很大可能不会

5月31日,红星新闻就此独家对话了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杰华表示:“按照我们的预估,三胎政策后很大可能不会引发一次新的生育潮。”

实际上,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陆杰华表示,尽管出生人口有一定幅度回升,但实际并未迎来此前预估的生育高峰和二孩堆积现象。同样,陆杰华表示,放开二胎没能迎来理想的生育高峰,放开三胎也很难出现新的生育大潮。

“从生育主体的意愿来看,目前放开生育的重心仍是家庭二孩。但由于二孩尚未迎来预期生育高峰,因此要在二孩基础上再生三孩的意愿或许并不会太强烈。”陆杰华分析指出,无论是从生育三胎的基数、体量、规模占比来看,还是生育三胎可能的预期来看,出现生育新高峰和三胎堆积的概率并不搞。

那么,是什么限制了年轻人的生育欲望?陆杰华分析指出,最大原因在于当前的生育成本过高。除了生育成本外,陆杰华表示,目前作为生育主体的80后、90后,受新思想的影响,生育观念也有所变化。“年轻人的人生目标开始趋于多元化,生育已经不再是人生必选项。”因此,陆杰华认为,传统婚恋和生育观念的转变,也是限制当下适龄人口生育的一大重要因素。

“而从整个社会来看,我们过去人口越少越好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这也是限制人口增长的一大问题。”陆杰华告诉红星新闻,过去我们认为庞大的人口数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负担,但实际上,我们如今面对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要比人口数量的问题更严重。因此,不彻底扭转这一观念,生育潮的到来仍将是一大难题。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