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摄影发展到今天,你会不会在各种眼花缭乱的功能中迷失自我?到底什么样的风格适合手机摄影?手机该怎么拍才好?

其实,已经有很多摄影大师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和指引,接下来我们不妨就看看其中的两位。

1

马丁·帕尔

“前手机摄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以今天的眼光看马丁·帕尔的作品,你会发现它们非常的“手机化”。甚至我会脑洞如果穿越到过去给他一部手机,他应该会非常乐于尝试用手机进行创作。

因为马丁·帕尔曾在一次访谈中给到摄影爱好者的建议就是:“拍摄人物照片时要尽量靠近主体。”【1】

这正是手机的优势所在——不会给被拍摄者压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丁·帕尔作品

与此同时,马丁·帕尔的作品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画面远近都非常清晰的“深焦”效果。这种“画风”很能突出画面内容之间的对比,细节可读性也极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丁·帕尔作品

与深焦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画面中那浓郁的色彩,和直接闪光带来的视觉刺激。

更为重要的是,马丁·帕尔并不是那种只拍战地或苦难的摄影师,他的影像涵盖了大量普通人相关的瞬间。这些瞬间经常带有独特的英式幽默感,就像“憨豆先生”那样,好玩又不肤浅。透着对消费主义的“简单粗暴”的讽刺,和对各个阶层的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丁·帕尔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丁·帕尔作品

当这些特点都能在我们常用的手机身上得到体现时,你会发现摄影变得更简单了。

手机的直出色彩通常非常明快艳丽,逆光 HDR 效果出色,超稳防抖能避免拍模糊。而一些具备双核对焦的机型运动抓拍能力同样强悍,甚至内置闪光灯都不算是鸡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丁·帕尔作品

我们手中的手机,其实比当年马丁·帕尔用来拍摄的相机更加易用和方便。

2

有一种滤镜

叫“肖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检索肖全老师的名字时,蹦出来上面这张颇为粉嫩年轻的肖像照。但有趣的是,肖全老师的作品,却是以黑白为主。

与马丁·帕尔的独特风格相似,肖全的黑白肖像作品也同样令人过目难忘。这不仅因为他的拍摄对象是名人,更表现在他对拍摄对象细致入微的观察,能通过画面展现人物的情绪与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全作品

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他是谁

不用我说你们也能看出他的性格

简言之,通过肖全的照片,你会有一种认识了画面中这个人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全作品

当然啦,简约的黑白风格也是肖全作品的特点。黑白过滤掉了画面中的色彩信息,从而让观众的视线更集中于人物的面容、表情和动作细节。正是这个原因,很多肖像摄影师才会坚持使用黑白来拍摄和表现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全作品

如果说,很多手机都容易实现马丁·帕尔的画面风格,那么,在我经常使用的 vivo 手机上的肖全滤镜,则形成了一条捷径。这个滤镜可以让你所拍的每一张照片都直接获得肖全作品的黑白影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ivo X60 Pro+ 上的肖全滤镜

肖全滤镜也是我经常使用的滤镜之一,它非常方便,总能让我直接获得理想的画面反差和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全滤镜拍摄的效果

对于影像创作者来说,不需要在后期上耗费精力是一件非常诱人的事。而对于大众来说,这样简单易用的功能,能极大拉近我们与摄影大师的距离。

3

一场手机摄影大赛

今天,一则马丁·帕尔的视频出现在了微博上:

视频中,他漫步在街头,用vivo拍下英国人日常外出就餐的场景,通过接近对象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极具张力的“在场”感,呈现出生活中值得审视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中马丁帕尔使用

vivo X60 Pro+ 拍摄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中马丁帕尔使用

vivo X60 Pro+ 拍摄的作品

马丁·帕尔认为手机影像技术的发展令人兴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随时带着手机记录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用手机拍摄的图片,并谈论摄影,这将有助于摄影的发展。

而肖全也在16年后重返上海,穿行在弄堂间,走进老师傅的理发店,用 vivo 手机拍下手艺人平凡但闪光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全作品

肖全认为,手机让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记录者。在移动影像普及的时刻,衡量一张好照片的标准,仍然在于它本身是否能够给人带来感动。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其实这就是摄影师该做的事情。不论普通用户,还是影像爱好者,只要拿起手机记录、表达和分享,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名摄影师,感受创作的愉悦。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创作的乐趣,捕捉点滴日常,vivo正式启动2021年「VISION+手机摄影大赛」,并邀请纪实摄影师马丁·帕尔和人像摄影师肖全担任评委,鼓励每一位影像爱好者拿起手机,记录当下,共同描绘当代移动影像的人文图景。

评委阵容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两位,vivo 还请到纪实摄影师乔纳斯·本迪克森(Jonas Bendiksen),以及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策展人劳拉·塞拉尼(Laura Serani),蔡司摄影专家伯特伦·霍林格(Bertram Hoenlinger),美国国家地理图片评审迈克尔·乔治(Michael Georg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 VISION+手机摄影大赛评委团

这些不同身份的评委,覆盖了影像从器材、创作、编辑到展览的各个环节。这种“闭环”构成了评委团的多元视角,更为专业和权威。vivo希望通过这群在摄影行业不同领域深耕的评委,为获奖者提供全面细致的专业反馈,让有潜力的作品完成从被创造、被发掘、被看见到被解读每个链条上的预演,被更多的观众看见和欣赏。

这次大赛在延续上届公开组和青年组的组别设置之外,还首次设立了专业组。三个组别共设置了 33 个奖项,以挖掘更丰富的影像表达。vivo 将为获奖者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除奖金、手机、证书外,vivo 还会为获奖者提供商业拍摄机会、作品的城市户外展示、作品集出版和展览,助力他们的创作之旅。

当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评委与这样的「VISION+手机摄影大赛」,会激励更多人拿起手机进行创作。正如vivo VISION+影像计划的口号那样:“人人都是创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 VISION+手机摄影大赛征集海报

分别由Martin Parr(左)与肖全(右)

使用vivo X60 Pro+完成拍摄

手机摄影,正是人人都可以去尝试,并通过它来接近大师、发现更多美好的最佳途径。

想报名参加「VISION+手机摄影大赛」,可以戳这个网址:

https://visionplus.vivo.com

引用文献:

【1】《Martin Parr另类视角记录真实》(《影像视觉》杂志,2009年10月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摄影讨论+cameranote5

暗号:一点讨论群

我的手机摄影笔记

一场脑洞大开的奇幻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