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为了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编制,进一步提升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近日,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全国首个《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保护修复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行动纲领。县级保护修复规划要衔接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定的三条控制线,落实和深化省、市级保护修复规划要求,对本行政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做出具体安排,具有约束性。

具体来看,《指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系统性,明确需针对不同自然地理格局、资源禀赋和生态问题,科学划定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并据此分类制定相应举措,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协同推进跨县域、跨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操作性,明确了生态本底调查评价的方法路径,规范了编制技术流程,设置了可衡量、有代表性的规划指标,构建了多要素融合、多层次联动的重大工程体系;提升权威性,明确了规划的组织编制和报批程序,具体由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切实提升了规划的权威性。

据悉,县级保护修复规划的范围为本行政区域内的全部陆域和管辖海域,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35年,分为三个阶段:规划近期为2021-2025年,规划中期为2026-2030年,规划远期为2031-2035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沈佳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