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是社区振兴的主人!”

“艺术点亮社区,我们要挖宝,要造物,更要育人!”……

6月2日,宁波市鄞州区东柳街道举行了一场老旧小区改造培训会,社区“美育课堂”正式开讲。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现场视频连线,讲的都是艺术点亮社区那点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丛志强直播开课

“网红”教授直播开课

“居民是社区振兴的主人”

东柳街道地处鄞州老城区,其中2000年前的小区数量就有21个。

2021-2023年,街道将实施40个工程的全域更新计划,其中老旧小区的有机更新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本月起,该街道有6个老旧小区将陆续启动改造,改造面积达80余万平方米,总投入2.6亿元。就在今年4月,该街道首批城市全域更新“三师”走马上任,丛志强教授团队被聘为城市更新美学总顾问。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赋能居民?东柳街道在鄞州区首推社区“美育课堂”,通过前期引导、直播授课、经验传授和现场结对,实现小区从“物理改造”到艺术赋能的转变。

台下坐的都是“8090艺工专班”的年轻干部,未来,他们将以小组结对的方式推进艺术点亮社区。到底如何点亮,丛志强抛出的很多观点,让人脑洞大开。

“你们真正了解过老旧社区居民的需求吗?他们需要什么?居民是社区振兴的主人!” 丛志强说,他们团队调研过全国很多的老旧社区。绿化空间闲置、设施老化、植物缺乏打理、停车难、缺少公共设施等是老旧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居民需求来看,有三大问题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希望有一个休闲空间,期望改善社区卫生环境,希望增加一些便民设施。

他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老年人已经成为社区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人群。“在老旧小区有机更新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倾听老年居民的心声,回应他们的问题和需求,让他们先‘动’起来,发挥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 90实践团”现场结对

艺术如何点亮社区

“要通过物来改变人”

现在,东钱湖城杨村已经成了“网红”村,今年五一期间到现在,1个月间这个村已经接待游客4万人次。

城杨村的很多惊喜,都是村民打造的。讲座中,丛志强讲述了很多城杨村的案例,通过设计“物”来改变“人”。

52岁的孙红薇从来没有想过,她的退休生活现在变得如此充盈。刚接触她时,丛志强发现她有独到的发现美的眼光,便鼓舞她从兴趣出发作设计。3个月后,具有现代风格的“杏缘书吧”亮相,书吧布置温馨而文艺,墙面红砖与灰砖的组合,书架的设计、物件的摆放,以及书吧内外百余盆花木的点缀,极具颜值与内涵。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书吧的装修全都是她和家人自行完成的。

孙红薇不光有巧心思,还有一双巧手。她烘焙的中西糕点,造型可人,味道可口,订单不仅有来自宁波市区的,还有来自北京和重庆的。

如何通过“物”来改变“人”?丛志强认为,进行社区改造,一定要以居民为核心力量,要引导他们运用自身技能和闲置物品来盘活闲置空间、促进居民交往、增强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

“丛教授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很多灵感。其实,在东柳街道的很多老旧社区,都有这种能工巧匠,我们将通过他们的智慧来点亮社区。”东柳街道城管办主任汪磊说,这样的“美育课堂”,不光启发灵感,而且能升艺术素养,让艺术真正浸润社区。

记者 薛曹盛 见习记者 吴逸之 通讯员 刘潇 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