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中国死海、赏桃之夭夭、听蓬莱大乐、观千年卓筒井、坐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听丝绸之路的声声驼铃……

从成都出发,动车不到一小时就可抵达这座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小城——四川大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春天,卓筒井桃花绽放

这里有千年古刹,松涛阵阵,绵延起伏的魁山上,绿树婆娑、百鸟歌唱,好似画在古城里的一抹丹青。

一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也与大英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里的寂光寺弥勒殿大门上方,有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的亲笔书法“山海年长”;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曾在长江县做过三年主簿,他的很多名诗都是在古代大英所著。

可以说,大英的一笔一画、一雕一琢、一砖一瓦,甚至一歌一舞之间,都透出了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成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组成部分。

千年古刹寂光寺 隋唐建筑留遗风

寂光寺位于大英县蓬莱镇西南方10公里处,始建于隋大业二十三年(617年),多次毁于战火又重建,清代在原基础上重修扩建,现存隋唐遗址、明代古建筑以及清代建筑。

寂光寺坐西北朝东南,以围墙为界,占地面积约25600平方米,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寂光寺

每当秋天来临的时候,叶片渐黄,树林被染上缤纷的色彩,古刹掩映其中,也别有一番景致。古刹内还有一棵500年的古树,它见证了寂光寺在战火中毁灭又重生。

寂光寺现存山门(魁星楼)、钟楼、鼓楼、弥勒殿、大雄宝殿、转轮殿(地藏殿)、三圣殿、椭圆围墙、古井等,建筑面积1854平方米。

寺内还保留有隋唐建筑基址,以及大量碑刻、壁画等附属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寂光寺

寺内还保留有隋唐建筑基址,以及大量石刻、碑刻、壁画等附属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寂光寺

寂光寺保存了四川地区较少的有明确纪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遗存,且留存有极其少见的转轮藏,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弥勒殿内还存有清代壁画,色彩线条清晰流畅。隋唐建筑基址、明清建筑群共同展示了该寺的变迁、更迭,是四川地区重要的明清古建筑群。

大埂子摩崖造像 流传千年的唐代艺术品

大埂子摩崖造像位于大英县天保镇沙石咀村3组,坐东北向西南,凿于长10米、高3米的崖壁上,是唐代天宝九年(公元750年)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埂子摩崖造像

大埂子摩崖造像题记年代完整、明确,石刻原始形制保存较完好,是古石窟寺研究、断代、鉴定的珍贵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号龛石刻

大埂子摩崖造像以观音为主,一号龛宽1.4米,高1.5米,进深1米;二号龛宽1.8米,高2.6米,深0.2米;三号龛宽0.52米,高1.3米,深0.4米;四号龛宽0.87米,高1.6米,深0.5米。

一号龛有佛像53尊,部分头部损毁,中间圆雕观音像不知去向,但其背光雕刻依然完好,右边飞天若凌云起舞,直上云天;左边飞天损毁严重,但残存部分依然可见其动态之美。顶上华盖完整无缺,其上彩绘清晰典雅。左右两壁所凿佛像星罗棋布,栩栩如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号龛石刻

二号龛为三面千手观音,右边千手尚存,左边千手遭损。观音之态雍容华贵,其穿戴有薄衣透体之态。千手观音右下方跪一小童,姿态优美,耐人寻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号龛千手观音

三号龛为菩提树,保存完整,叶面夸张。

四号龛为净瓶观音,该观音头和手臂皆已损毁,但其形体线条优美流畅,神态栩栩如生,有曹衣出水之美感。大埂子摩崖造像形态完美,雕刻技艺精湛,是唐代保存至今的艺术珍品。

文管工作人员经过勘察发现,大埂子摩崖造像之千手观音还是遂宁地区发现的唯一头为三面的千手观音石窟造像,其艺术价值叹为观止。该造像还有科学严谨的排水系统,它巧妙地利用岩体,环造像之上而开凿,既使雨水顺沟排出,又不影响造像之美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号龛千手观音

2012年6月大埂子摩崖造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赏隋唐遗风,来四川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