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系统刷屏了。

2021年6月2日,华为发布多款搭载鸿蒙系统(HarmonyOS 2)的新产品。对于鸿蒙系统,华为表示,这是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

为万物互联而生。

无论设备大小,只需一个系统。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称,鸿蒙的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组装不同的硬件,调用不同设备的能力。

一系呵成,一统万物。由此可见鸿蒙系统的雄心之大。

但是,鸿蒙系统想要达成目的,还有很多挑战要面对。如果它能复制海思的传奇,那才是“稳了”。

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乔布斯的经典之作iPhone 4是2010年发布的。

也就是说,从智能手机在中国大陆风靡开来到现在,不过就10来年而已。在这股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很多企业都获益匪浅,比如华为和小米。任正非曾在访谈中特别感谢了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2012年,华为已经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IDC数据)。但华为的手机业务部是在2003年成立的,而荣耀品牌是成立于2013年。

相比手机,华为在半导体方面的投入更早。早在1991年,华为公司就启动了集成电路设计及研发业务。2004年,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升级为实体公司(HiSilicon),提供海思芯片对外销售及服务。

现在我们都知道海思很厉害,很强大,很重要。但在20年前,有几个企业敢在这上面砸钱的呢?

鸿蒙系统想要与安卓、iOS“三分天下”困难很大。可是,当年海思的逆袭更为艰难。

当年华为也没有太多钱啊,但任正非硬是坚持往海思身上投入人力物力,整整5年,海思都没有“冒泡”。直到2009年,海思才推出了首款手机处理器(AP)芯片—K3V1,110nm工艺,严重落后于同行的55nm工艺。

紧接着,海思又推出了K3V2芯片,华为多款手机搭载了这款芯片——除了华为也没有手机厂商会用啊。现在网上还有网友买了搭载K3V2的华为Ascend D2手机后的吐槽,因为能耗大、发热问题严重:

可以当暖手宝用!

“消费芯片一直就不是备胎,一直在做主胎使用”,余承东曾表示,哪怕早期K3V2竞争力严重不足,早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品牌和经营都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也始终坚持打造自己的芯片的核心能力,坚持使用与培养自己的芯片!

所以说,等于是华为手机“养成了”海思。如果没有华为手机的绑定和反馈,不断倒逼海思的升级,恐怕海思未必能成长起来。

毕竟,技术是一回事,技术需要市场的哺育才能成熟。如果技术先进,但没有市场,那这个技术也就没有生命力。

而今天的鸿蒙系统,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层面,而是市场和生态的问题,这才是HarmonyOS生死攸关的核心。

过去的海思有华为手机不离不弃的鼎力支撑,今天的鸿蒙系统能依靠谁来支持?

迄今为止,包括国内的几大厂商,都没有表态加入HarmonyOS,鸿蒙系统几乎是孤立无援的的境地(外部只有魅族的智能家居系列产品支持)。

如果华为手机还是市场前三的时候推出鸿蒙系统,那鸿蒙的路肯定是好走不少。但彼一时此一时,鸿蒙只能靠自己闯出一条路来。

海思从成立公司到打开销路,用了差不多三年时间。鸿蒙系统的生态建设,想必至少要有三年才能见成效,任重而道远啊。

Android系统是主流,鸿蒙系统现在也必须是兼容Android,想让小米、OPPO、VIVO等国内厂商舍Android投HarmonyOS,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要知道,这其中牵扯到很大的利益、矛盾和风险。

但鸿蒙系统也面临一大机遇,那就是5G、智能家居、物联网的时代风口,毕竟对消费者而言,他们很难忍受繁琐的系统操作和APP切换。王成录就表示:买了智能产品的消费者,真正安装它的App的消费者不到10%,而这些安装了App的消费者,真正使用了它的功能的人,又不到5%。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华为的“1+8+N”战略,“1”是手机终端,“8”是车机、音箱、耳机、手表/手环、平板、大屏、PC、AR/VR,“N”是泛IOT物联网设备。

如果鸿蒙系统成功,那华为就有了完整硬件+软件服务+应用场景的生态闭环,对了,别忘了智能汽车也是大势所趋。

总而言之,围绕人类的智慧生活,确实是华为未来10年的重要战略。对于鸿蒙系统,我发过一个动态:

华为鸿蒙不是能不能成的问题,而是必须能成!如果华为的鸿蒙系统不能成功,那国内还有哪个企业有意愿、有气魄、有能力去做中国人的操作系统? 早做肯定比晚做好,从历史进程看,华为的鸿蒙OS适逢其时,甚至可以说是最后的机会!

所谓鸿蒙,意思是开天辟地之前的混沌状态。‍天生融合的鸿蒙系统,说不定就是开启未来智能世界的一把钥匙。余承东说了,“华为的风格就是make it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