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界,有一种作品叫千古绝唱,指的是那种后世难以企及的作品。对联界,也有一种上联叫做千古绝对,指的是那种后世想破脑壳也想不出的上联。随便给大家举几个著名的例子,让大家看看古人把“为难人”这件事做到了什么程度。

第一个,当然是最著名的“烟锁池塘柳”。

对于这个上联的出处,目前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是唐代的,也有人认为是明代的,不过目前更多网友认为应该是乾隆出的。据说,当年乾隆看中了两个考生,但分不出谁更优秀,便用这样一个上联考他们。

此联虽只有5个字,但每个字的偏旁合起来正好是“金木水火土”五行。而且合起来,还是一个意境挺美的整句。据说,当时满朝文武硬是无人能对出来。后来,民间有人传出了个下联“镜涵火树堤”,算是勉强过关,但仍然不算是百分百工整。

除此之处,被网友称为千古绝对的还有:“寂寞寒窗空守寡”,每个字都空盖头;“画上荷花和尚画”,正读倒读音都是一样的。

不只是古人动不动就爱拿一些千古绝对来为难人,现代不少人也有这样的“爱好”。比如近日,有一位网友就私信笔者,称她在成都街头也遇到了这么一件趣事。

原来,当地有一家干锅店,特色菜就是干锅鸭头。老板当天生日,便出了一个上联,但凡是能对出来的都能免费吃一份。不过,人家已经对了的不算数。于是,不少“吃货”便纷纷尝试,最后一共有4位顾客对出了,老板直接表示:随便吃。那么,老板到底出了什么上联呢?大家且看:

丫头啃鸭头,丫头嫌鸭头咸

大家别小看这个上联,一共是11个字,但却有3大高明之处:首先,它显然是一个同音联,“鸭头”和“丫头”是同音,“嫌”和“咸”也是同音,所以下联在同一位置也该分别有一个同音词;其次,这11个字合起来是很有画面感的,描述了一件完整的事,下联也该是如此。

顾客们为了对出下联,也是想尽了办法,有的拿手机上网查,有的四处问朋友,最后对出的4个下联分别是:

第一个“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对出这11字的顾客,想来是上网查了的。确实,这是目前最工整的对法之一,虽然普通话里“落”和“乐”读音上略有不同,但在一些方言里却是一样的。

第二个“娃儿吃蛙儿,蛙儿跳娃儿眺”。能对这一句的,也算是人才了。不过也有人觉得描述的画面不太可能,娃儿正在吃蛙呢,为何蛙儿还会跳?对此,据说蜀地有一种菜叫“跳水蛙”,可能是根据这个菜名才想出来的。

第三个“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这个下联倒是挺有意思的,园子扫干净了,园外也就清静了。

第四个“郎中行廊中,廊中幽郎中悠”。此联字面的工整度也是有的,和上一个员外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4个下联,虽然并没有讲究平仄,这是一大憾事。毕竟是现代人,对平仄不了解也是正常的。

其实关于此联还有很多民间趣传,有人说这是苏轼和佛印之间的趣对,甚至说苏轼当年对的是“乡姑采香菇,乡姑像香菇香”。笔者认为应该不太可能,一来在史书上没有找到相关记载,二来苏轼毕竟是学过格律的古人,应该不至于对这样的下联。事实上,关于苏轼和佛印之间的对联趣事,多数都是后人安上去的。不过,趣事虽不一定为真,但这些对联本身倒是很有意思,不是吗?您会怎么对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