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秘史的四维书写
——浅读马平小说《塞影记》
◎ 尹才干
马平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塞影记》,我断断续续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阅读。在这洋洋十三章、洒洒二十三万言的史诗小说中,作者站在社会变迁、文明进化的立场,对历史上的底层人物和民族风俗文化既观望又惆怅,既认同又批判,同时还以对人物的生命历程与精神空间进行重构的历史理念,极大地激活、提升了小说题材本身固有的史实内涵,使雷长生、雷高汉、包企鹤、包松堂、包松亭、包松月、梅云娥、丁翠香、邬红梅等艺术形象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性,让我们由此及彼对历史与现实、强大与弱小、卑微与勇敢、情感与事理等关系问题作出深刻的反省和别具新意的解读。
作家马平先生借题材本身提供的契机,以其神秘的特质、恢宏的气势,成功地铺展出一轴乡村风情、传统文化、人格灵魂的真实历史画卷及现实主义艺术景观。小说在历史真实的庄重性、事实蕴含的事理性、构架内容的创新性、艺术表达的诗意性等四个维度作出了新的探索,拓展了新的艺术写作版图,颇为耐人寻味。
史实性,不是历史本来面目的真实性,而是通过艺术加工处理的历史事实影像。包括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物成长的历史。《塞影记》中的鸿祯塞,以四川省武胜县的“全国罕有,蜀中一绝”之军事要塞——宝箴塞为原型。小说主人公弃儿雷高汉八岁逃荒来到板桥湾,被无儿无女的贫民夫妻雷长生收养,过了大半年,才见到了“那个大人嘴里说的了不得的”鸿祯塞。又过了不久,养父雷长生“给人家修房子”时摔死了,养母因绝望而上吊自杀。养父母去世后,雷高汉被迫典身还债,进入鸿祯塞时已经十九岁了。鸿祯塞是为避战乱而修建的集军事防御、生活起居于一体的全封闭式建筑群,当时正在扩建,雷高汉和另外两人一起在鸿祯塞地下修出了一条神秘的暗道。其神秘暗道,主人从未用过,危急时刻也没有发挥救出雷高汉心爱女人的作用。而是噩梦般地让雷高汉救出一个女婴,为他的人生荡漾出了万千波澜。如今,雷高汉已经一百零七岁。近年,他先是住进了和鸿祯塞遥遥相望的一幢乡间别墅,继而身边多出来一个谜一样的漂亮女子,接下来,一个作家闯入他的夕阳时光。他凭着记忆和七十岁才正式自学而陆续写下的文字,和作家进行了将近一年的多方面对话。岁月风云再现,生活波澜重起,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此,必定产生一些传奇故事,但这些传奇故事,一旦进入小说,它就不是历史长河中个体人物的本来面目,是艺术化的历史事实影像,是经过艺术化处理的人物事件背景的影子投射。事实上,小说《塞影记》中的社会背景、历史时空、几个主要人物及其相关群体的性格和命运,在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经历的不断叠加,成了那个特定时期的历史与社会的缩影;其不断生长的多重情感及人生感悟,形成了小说文本的思想主题与故事。作品反映的史实,既是那个特定时期的历史真实,又是那个特定时期的艺术真实,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反映出历史本质。比历史作品更能反映历史的真实,这才是小说家艺术创造的贡献所在。
思想性,是指小说隐藏的深层次的理性内涵。这种理性内涵,有自然的理性内涵,有社会的理性内涵。(详见尹才干《文趣》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这里,主要指社会的理性内涵。小说中人物、现象、环境与现实生活中对应的人物、现象、环境的理性显影,是用精神营造的广阔空间。小说的人物和故事,毋容置疑,隐含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和对生活的认识,这就给读者带去了“思”与“想”的精神空间和余地,让读者在阅读小说文本过程中感悟到面对世界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获得心灵的震撼或温润,心智的某种暗示或启迪。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思想性,大多体现在小说为我们开拓了什么样的新颖的精神空间——小说面对世界时,发现了新的什么,说出了新的什么,作品最终的精神向度是否深刻揭示出了人类生存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困境和希望。马平先生小说《塞影记》,不尽让人们看到鸿祯塞是一座集防御和居住为一体的建筑,“一个堡垒,一道屏障”的客观存在,也让人们拉开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读到一座旧塞的影子,读到一座旧塞与时代的对视、与民众心灵的对话,读到人生关键时刻的一种“担当精神和仁义情怀”。《塞影记》诉说了“难以超越时代的卑微和勇敢,重现深藏于心的壮阔波澜。”发现并表述了新的文学观念就是——“生命无常,情义无价 ”。
从反映复杂思想性的角度来看,马平先生用幽默、诙谐、风趣、深情的语言,把人物写得充实、丰富、复杂,与其他同类小说比较,可谓又有了新的拓展。
尹才干:
似非性,指新创作的小说作品呈现出与已面世的作品(自己的或别人的)的不相同性、非雷同性,换句话说就是小说作品建立了一种新的我们熟悉的经验表达、语言秩序和审美方式。小说作品的创新度越高,小说作品的成功率就越高;反之,则相反。创新是超越前人,以独立的、别具一格的、创造性的姿态发展艺术表现内容、方式、方法和艺术理念。小说的创新性是小说作家艺术功底之最高体现,也是小说艺术水准之重要评价标准,小说生命力的关键之关键。要发展小说的艺术性,要使小说的艺术魅力充分显示出来,就必须不断地否定再否定,突破再突破,创新再创新。唯有如此,小说才能因其独特的创新性而赋予的永恒魅力,永存于文学史灿烂的星空中。马平先生小说《塞影记》共有十个章节,浓墨重彩地写了一个男人雷高汉和几个女人的爱恨情仇。作家采用“一根藤几个瓜”的写法,紧紧抓住一条情感主线即与的情感纠葛,推动情节发展,致使场景迁移。巧妙地打破了传统叙事的单向性和艺术结构的平面化,使叙事达到了“有精神”“有趣味”“有引力”的艺术境界,在艺术思维上呈现出立体性综合化的态势,从而建构了一个多线发展又浑然一体的立体艺术空间,适应了中国小说创作的时空关系和读者的阅读心理、阅读习惯,让人品读不已。
诗意性,是指小说的语言艺术,无论是“生活纪实”的作品,还是“艺术虚构”的作品,它的语言都必须有“文(文采)”。古人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实践表明,有文采的文本,是容易流传久远的。因此,文本语言的“弦外之音”、“隐忍意义”、“发散张力”,都属于“文”,都会产生吸引读者阅读欣赏之引力的,都会带给读者“诗意”之审美的。马平先生的作品,语言优美、纯熟、老道。如第一章《玻璃屋》中的景观描写,“吃过晚饭,我又坐上了秋千。天上的星星好像都到齐了,装进了钢架上面哪些方格。我头顶那一格里的星星有点稀疏,秋千一晃,有一些就出去了,更多的立即挤近来。”使作品充满了诗意;令人叫绝的诗意叙说是:
“汉子大爷为我打开暗红皮箱那一刻,他的一身就算正式对我敞开。
他让我看他那些笔记,只是不能带出屋,并且不能透露给温寒露。他管控着他们的出场顺序,也管控着让自己的岁月重来一遍的路线。那些一天一天好起来的字迹,浓缩了他的记忆。他那先于我七十年的人生里面,确实藏着一个一个让我惊异的段落。一百零七岁的人生,收拢在一个玻璃护卫的逼仄空间里,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以分针或秒针的脚步,向近在眼前的终点走着,让我听到了生命的滴答声。他年轻的身影刚在眼前浮现出来,我却害怕他转眼间就老了,甚至走了。”
区区两百余字,演绎出20多万言的长篇巨著。让读者不压其烦地读“暗红皮箱”,读“一个一个让我惊异的段落”,“在一个玻璃护卫的逼仄空间里”,“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以分针或秒针的脚步,”读雷高汉“一百零七岁的人生”,读出他“生命的滴答声”。
马平先生小说的语言,既有真实观照的现实容量,又有艺术空间的诗意想象;既有现实情境中的深度写作,也承载意识流性的灵感写作。同时,根据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表现的需求,恰当使用一些富有特色的方言俗语,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增加了作品的认同感、传播力。
最后,我还要说明的是,就我提出的“史实性、思想性、似非性、诗意性”的优秀小说“四维评价标准”而言,作家马平先生的小说《塞影记》,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都堪优秀,真是可喜可贺。最后,我真诚而热切地期待着当代小说家们准确把握时代的精神命脉,发扬“工匠精神”,用优秀的小说作品,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创作出更多不拘一格、不行一态、推陈出新、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的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品格的精品力作,在当代小说的版图上彰显出各自独特而显著的坐标。
2021年6月4日凌晨于嘉陵江畔
【尹才干,四川武胜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格律体新诗创研会副会长。被誉为文趣学创始人、才干体打油诗创始人、开大陆当代图像诗创作之风气者、当代图像诗第一人、当代新打油诗八大家、中国十六行诗倡导者。发表作品100余万字。出版《尹才干图像诗选读》(龚奎林教授评析)《尹才干诗话》等著作11部。入编《大学语文与应用》《对外汉语教程》《世界华人经典诗选》等数十种选本。创作概况编入世界文学史《图像诗的翻译与传播》(英文版)。20余篇作品被选作国内外大、中、小学教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