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劣的手段
1935年5月,
肖劲光
率兵顺利渡过了金沙江,根据陈赓团长的指示,肖劲光的干部团选择在金沙江岸边露营,帮助后续部队渡江。在江边扎营三日后,收到上级情报,敌军刘元堂部正在向金沙江赶来。据《开国大将》中记载:“
刘元堂部隶属川军,本部士兵人数约有2000余人,刘元堂奉反动政府的命令,前来阻截过了金沙江的红军。
敌人追的紧,我军只能先下手为强。5月8日肖劲光率领部队前去通安镇消灭敌人援军。
红军的行动特别迅速,仅有了半天时间就赶到了通安镇,占领了通安镇所有的有利地形,敌军到来后被设伏红军迎头痛击,四散而逃,
肖劲光更是身先士卒,率兵一口气追了敌人10多里地
。据《肖劲光回忆录》中记载:“
通安镇战役,肖劲光所部歼灭了敌人一个连,俘虏200人,就连干部队的学员,都上阵杀敌,俘虏了14名敌人
。”
吃了亏的刘元堂率部退守会理城。刘元堂是明白自己的处境,如不死守会理城,他将会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他连夜请求川军总部增派兵员。
此时的军委向肖劲光发来了嘉奖令,并布置任务给肖劲光,让他乘胜追击消灭刘元堂
。
部队在休整两日后,来到了会理城下。在城下肖劲光目睹了他这一生中最为
震惊的一幕
。据《肖劲光回忆录》中记载:“
刘元堂为了守住会理城,抓来了全城的老百姓,把老百姓绑在城门上,防止红军攻城。到了夜晚,刘元堂就命令士兵烧了老百姓的衣物,棉被等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城墙处火光冲天,红军根本没办法组织有效的夜袭
。”
肖劲光见此情况决定用挖地道的方式攻城,红军战士挖开地道,用炸药爆破,但城门太过坚固,没能炸开。眼看着部队伤亡越来越多,城里的百姓也快熬不住了。
肖劲光最终艰难地下令全军后撤
。
彝族同胞
肖劲光下令后撤,是顶着非常大的压力而做出的抉择。据《肖劲光大将》中记载:“肖劲光在1934年因黎川失守就背上了处分,如果这回因为没能消灭刘元堂,而导致敌军从背后突袭红军,则他将会罪责难逃。”
为了战士,为了百姓,肖劲光只好先行北上,在北上大渡河的途中,肖劲光一刻不敢放松,死盯着后方的敌情。还好刘元堂的部队一直没有出城追击。
红军到了彝族地区,肖劲光命令部队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据《肖劲光传》中记载:“
为了避免和少数民族同胞发生冲突,肖劲光号召战士用毛巾饼干等生活用品,当作礼物赠给彝族同胞。
彝族人收到礼物后,高兴地邀请红军干部到家中做客。肖劲光和彝族地区当地的族长说:“感谢你们的热情款待,族里有什么困难,就和红军提。不过我在这里还有一个请求希望族长能答应。”
据《开国大将》中记载:“
肖劲光请求族长,让彝族同胞给红军当情报员。一来可以给红军引路,二来可以起到预警作用,防止刘元堂部偷袭
。”族长
爽快地答应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红军在彝族地区休整1日后,继续开始了北上长征。
红军不是石达开
在红军前往大渡河的那段时间,敌军费尽心机,展开了对红军的
舆论战
。据《肖劲光回忆录》中记载:“
反动政府,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红军现在走的路就是当年石达开走的路,红军马上就要在大渡河重演石达开的历史了
。”
舆论的风波不仅在全国展开,就连红军内部也有了“红军就是石达开”的言论。这样的言论是不利于红军发展的,肖劲光很重视这件事情。于是在干部队上,召开了一次辩论会,边行军边讨论。
据《肖劲光回忆录》中记载:“
肖劲光在辩论会上据理力争,发表了反‘石达开’言论。”言论大概可以这样概括:1红军有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和农民军简单的平均主义完全不同。2红军是工农兵子弟,有着深厚的群众关系。3红军纪律严明,长征所到之处秋毫无犯。4红军的干部意志坚定,不怕牺牲,且拥有先进的文化知识,这是石达开所不具备的
。
肖劲光的演讲非常
振奋军心
。虽然红军的处境极为凶险,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走到哪里都还有10万敌军追击。但是红军没有放弃。
1935年5月底,红军来到了大渡河边,红一军团拼命强渡大渡河,打开了缺口,
红军得以顺利渡河
。“
红军是石达开
”的言论就此
终结
。渡河后干部队
李一氓同志
,作诗回敬反动政府,“
输他大渡称天堑,又见红军过铁桥
。”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