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4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一说起土楼,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南靖土楼“四菜一汤”和闽西的土楼群。殊不知,泉州也有不少土楼。曾几何时,这些土楼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是繁华与安全的代名词。白驹过隙,随着社会的安定,它们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喧嚣过后,人渐离去、楼渐荒芜。多年来,泉州晚报持续关注报道这些土楼的现状与变化。
近年来,在文物保护部门、当地政府和族亲的努力下,部分土楼被重新修缮,改造成为老人活动中心、展览馆、图书馆……土楼重获新生。
永春五里街的巽来庄土楼内有一座闽南风格的古大厝
全市概况
63座土楼 方形为主
泉州有土楼63座。该数据是泉州市文管部门历经约20年的排查和考证后公布的。
几年前,泉州市文管部门公布了调查资料——《泉州地区土楼资源分布概况》。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泉州总共有土楼63座,分布在安溪、南安、永春、德化、洛江、石狮和泉港。这些土楼以方形为主,明代的有4座,清代的有57座,民国的有2座。
在走访中了解到,泉州的土楼虽然与闽西土楼功能相似,可住家、防火、防盗匪,但多是方形,且规模大多比较小,不如闽西土楼那般大。此外,闽西土楼中间空地部分比较多,用于住民活动,而闽南土楼内部多建筑,空地比较少。例如永春五里街的巽来庄,就是土楼内建着一座闽南风格的古大厝。不过安溪的护宗堡(大部分已经坍塌)和德化的大兴堡(部分坍塌,有部分翻修)则与闽西土楼相近,规模较大且空地较多。
据介绍,由于缺少维修基金等各种原因,泉州的大部分土楼基本处于自然衰败状态,保护现状很尴尬。但是,泉州土楼又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它们不但具有很强的闽南建筑特色,同时还是很多侨胞和台胞的“根”。
土楼重光
修缮土楼让它获得新生是很多人的期盼,但操作起来难度极大,其中面临着资金不足、产权不清、交通不便等因素。不过值得欣喜的是,目前有多座土楼已经完成,或者正在进行修缮改建工作。
畲族土楼内景
畲族土楼成为畲族历史文化展馆
南安码头镇铺前村有一座门头雕刻着“石门诒燕”四个大字的方形土楼。这座土楼是畲族雷姓族人于清乾隆年间所建,目前被布置为畲族文化展馆。
南安市码头镇畲族文化研究会会长雷山强表示,这座畲族土楼距今已有270多年,是畲族人雷大经所建,土楼外墙高约10米,分两层。下半部分外墙为条石构筑,内墙是用巨大的卵石砌成;上半部分则由三合土夯筑而成。土楼占地面积近900平方米,中间是一个宽敞的天井,两层楼环绕沿墙而建,每层有20间房。
随着时间的推移,雷氏族人陆续外迁,土楼闲置了一段时间。上个世纪20年代,乡人利用土楼创办了铺前小学,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学校才从土楼搬至新址。而后,土楼又闲置了,建筑结构受风雨和白蚁侵蚀,部分破败。
2013年,南安市码头镇畲族文化研究会成立。次年,聚居在码头的畲族族人筹资开始修缮土楼。在省、市与当地民宗部门及码头镇政府的支持补助和乡民的踊跃捐资下,这座土楼得以修缮。2015年底修缮完成,土楼被布置成畲族文化展馆。目前,展馆免费对外开放。
走访看到,文化馆底楼主要展出畲族乡间日常生产生活用具,如鸡笼、熨斗、粿印、水车等。“展馆内目前收集的展品有100多件,从明代到现代。”相关负责人表示。二楼前厅放置的一对畲族服饰可供参观者拍照,展柜中还收藏有历代族谱、契约文书、志传铭文、器皿物件等。“二楼展示的主要内容为畲族渊源及其分布、泉州市15个畲族村简介、历史资料及实物、畲族服饰与风情等。”雷山强说,随着民族融合加深,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越来越少,青少年一代更甚。利用土楼布置文化展馆,目的在于妥善保护建筑和文化物件,同时传承、发扬畲族传统文化。
聚奎楼是保存较好的土楼之一
聚奎楼部分区域成为村文化室
距离铺前村约10公里的南安市金淘镇朵桥村,有着另外一座在当地非常有名的土楼——聚奎楼。聚奎楼俗称朵桥土楼,是明末清初金淘傅氏祖先所建,占地面积1016平方米,共3层,高10多米,每层走廊相连,各有20间房屋。一、二层外墙用长条石砌成,内墙夯筑三合土,厚达2.3米;三层采用三合土打墙厚度缩小为0.4米,此层四面各开窗7个,整幢土楼也只有这28个窗子。
兴建这座土楼的楼主是傅方升、傅方进兄弟,据说他们原来都是轿夫,日子过得清苦。一天,村里的大户人家扩建厝宅,叫兄弟俩去帮忙,挖地基时掘到两口棺材,户主交代他们晚上抬到山上另埋。在抬棺木的时候,兄弟俩感觉特别沉重,便壮着胆把棺木打开,发现一口棺木里装着金子,另一口装着银子。发财后,兄弟俩继续干着苦力活儿,半年后才开始着手筹建房屋的事。在购置原材料时,杉行老板、瓦窑头家都不相信他们能盖得起房子,还跟这两位穷兄弟打赌。傅氏兄弟凭借雄厚的财力赌赢了,用最少的钱购买到了价廉质好的石料、杉木等原材料。材料备足了,兄弟俩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建一座“轿形”的房屋,好让子孙后代记住老祖宗出身是轿夫,富贵不忘本。
聚奎楼的修建历程长达10年,共耗资纹银3700两,仅聚奎楼就有60个房间。1939年,聚奎楼重修,多修建了一个楼梯,房间也多一间,现在就有61间。2005年,聚奎楼被列入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立初期,土楼曾驻扎解放军,后被当地乡公所借用成诗山、金淘、码头三区农民缴交公粮的仓库,还作为金淘供销社编制草席的工场和仓库。
聚奎楼整体保护比较完善,但二楼、三楼木构件磨损、缺失比较严重。目前,聚奎楼一层右侧房间被用作朵桥村文化室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土楼还在发挥着余热。
两百岁康安土楼变身书屋
南安码头镇康安村的康安土楼是泉州少有的几座圆形土楼之一,这座有着200余年历史的土楼,曾一度坍塌废弃。如今,经各方努力,这座土楼得以修缮重生,变身书屋,成为村民阅读休闲的好去处。
康安土楼墙体由灰色的石砌和黄色的土夯部分组成,远远望去,土楼犹如一个圆形香炉。走到辉绿岩砌成的圆门前,可见门匾镌刻“宏康保裕”四个大字,两边署有“辛酉年”“孟春立”小字。从大门走进土楼,内有圆形天井,抬头一看,土楼为两层结构,书屋设立在二楼一侧,一楼和二楼其他区域是康安村的老年人协会活动场所。
“土楼周长100米,高度10余米,每层原有22个房间,房前有环廊通道,二楼外墙筑有22个小窗,作为瞭望防盗的枪眼。”书屋管理员陈春源介绍,土楼建成具体年份无从考证,他根据建土楼的传说与族谱人口数据,推测土楼建于清嘉庆年间的辛酉年,距今约220年。“年久失修,部分区域坍塌过。”他说,曾经居住在此的十来户人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陆续搬走。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有海内外宗亲筹资翻修土楼,这里就成为康安村老年人协会的活动场所。
康安土楼楼内空间大,周边又有码头中心小学、汤滨小学、南安成功中学等学校,是否可将其一部分区域改造作图书馆?陈春源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康安村两委十分支持,并提出负责书屋水电费和日常卫生。去年5月,陈春源开始着手筹建书屋。旅港乡贤陈裕厚得知此事后,先后捐赠20余万元用于书屋建设及7000余册图书。筹建过程中,又有爱心人士陆续捐赠书籍3000余册。去年10月,康安土楼书屋正式对外开放。如今,土楼书屋已有1.3万册藏书,并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对外开放。
大兴堡土楼的外围已经修缮
大兴堡修缮有序推进
德化三班镇三班村的大兴堡是德化陶瓷发展的“见证者”之一,由郑氏大兴支脉先祖郑延理和郑展枢父子于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元月建成,曾经发挥了德化陶瓷出口贸易集散地的作用,印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商贸盛况。
三班制瓷历史悠久,在大兴堡周边,就有20多处宋元至明清的古窑址遗存,这些古窑址里出土了很多外国来样订货加工的标本,比如荷兰人所戴三脚帽的小工艺品等。而清代落成的大兴堡,不仅体现了其防御、居住以及铺舍的功能,还发挥了德化陶瓷出口贸易集散地的作用。原福建土楼南靖申遗办主任、福建土楼民俗文化专家、南靖县文联主席林海川在看过大兴堡后,觉得古堡的构造、用途上均与居住类古堡有所不同,其建筑格局是两排商铺式屋宅,中间有宽敞的中轴街巷,是典型的贸易场所。
大兴堡占地面积约36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36平方米,原有240间房。它的四周由城墙环绕,城墙东西最长为64.5米,南北最宽为56.96米,高10.2米,上盖灰瓦。城墙底部呈封闭式,垒砌溪石,高达4.5米,宽达3.6米,起着防御作用,但由于年代久远,多处已坍塌。
2014年前后,在郑氏大兴支脉族人郑泽洽等人的牵头组织下,郑氏族人们募集资金准备重修大兴堡。不过,当时因部分族人意见相左,只翻修了外围墙等部分建筑。三班村党支部书记郑培龙介绍,前几年大兴堡被评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德化县、三班镇两级政府及郑氏族人均非常重视大兴堡重修问题,经过前期工作,目前大兴堡内的住户已经全部迁出,产权问题也已明确,修缮设计方案也在有序推进中。
等待整修完成,大兴堡将浴火重生,作为成为当地一张旅游名片,呈现在世人眼前。
厚德堡土楼造型奇特,十分精美。
厚德堡有望得到进一步修缮维护
厚德堡位于德化县水口镇祥光村,是泉州造型最奇特,也是最精美的土楼之一。
厚德堡建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近200年的古堡,2018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楼宇相连,房间多达360间,呈长方形布局,正面宽约40米、纵深约43米、高约6米。厅堂边缘的花岗石条,期中单条最长约5米、宽约0.5米、厚约0.15米,重约4吨,小的石条不计其数。
走进古堡,迎面大拱门门额上镌刻着“厚德”二字,雄健有力。门额左右各有一方浮雕,有着精致的云龙、祥云、日月、瑞草等石刻图案。历史记载古堡系村中江氏先祖江开安花了10年方才建成。古堡不同于普通民居,还兼具军事防御功能。
厚德堡建筑风格与泉州乃至闽西土楼风格迥异,它由石埕、城墙、下厅、天井、厢房、走廊、排水通道、围墙等组成。厚德堡依山而建,呈“虎下山”状,前低后高,颇有气势,内部四进结构楼房,一进比一进高,楼上有周长约300米的“跑马道”可通向土楼各个角落,土楼三个角楼上还建有瞭望塔亭。其中东南面的塔亭为11米高的八角攒尖顶式二层阁楼,一层开四个窗户,二层开六个窗户;西南面的塔亭为正方形的二层阁楼,木质窗户外皆钉上铁板,从这窗户可瞭望堡外四面八方,可见防御措施严密到位。沿墙所设40个窗户,大小枪眼,让匪徒无所遁形。堡内有360间,如果每晚换一间,要一年才能轮个来回。
厚德堡见证江氏族人从江西到汀州再到德化的族群迁徙过程,也见证了科举时期当地的文风昌盛。厚德堡门口尚存旗杆石构件2对,是科举时期江氏族人重视文化教育的重要实物见证。据江氏族谱记载,江氏历代出了不少科举人才。厚德堡附近尚有保存完好的道光年间儒林郎墓及墓道碑。
今年77岁的江宏魁告诉,他是江开安第七代孙。他说,厚德堡比较注重防御功能,所以房间比较小且昏暗。厚德堡建成后曾遭遇火灾,大厅被毁,重建后雕梁画栋非常漂亮。遗憾的是,厚德堡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遭遇严重毁坏。
“现在的大厅是我们几户族亲在1974年建的。”江宏魁说,建好房子,他们只住了10年,就搬到村里的新房居住。
古堡鼎盛时期,曾经有几百人聚族而居。如今,江氏族人都走出古堡,天各一方。但是每逢“七月半”中元节,无论路途多遥远,大家都尽可能回村,到厚德堡祭奠祖先。厚德堡至今仍是水口镇江氏族人心中不可磨灭的乡愁。
近二三十年,厚德堡破损越来越严重,部分墙体、房屋坍塌。2014年,江氏族人筹资对厚德堡进行全面整修。2018年,厚德堡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水口镇及江氏族人正在积极保护,准备争取资金对古堡进一步修缮维护,成为水口旅游的又一张好牌。
巽来庄土楼内的大厝一角
土楼命运不一 或迎修缮或渐荒芜
泉州的土楼建筑风格独特,大多结合了闽南古大厝的传统建筑手法,也属于闽南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土楼的彩绘、雕花、斗拱等,都饱含着闽南传统建筑的特色,独具“闽南味”。
了解到,泉州土楼数量不少,但分布分散,绝大多数地处偏远山区,已没人居住,且保存不善破损者多,有的甚至完全坍塌。只有少部分土楼保存比较好。采访中,许多土楼所在地的村民谈及土楼的光辉历史时感慨万分,看着土楼随岁月的流逝破败甚至坍塌,他们十分心疼。村民表示,这些土楼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闽南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将土楼作为载体,充分发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和民情,进行整体保护。
从目前保护较好的几座土楼看,这些土楼所处的村镇相对比较热闹,且大多被列入省、市级保护单位;而且都有热心的族亲带头,积极参与修缮保护。这些土楼在当地镇、村的支持下得以修缮,并用于建图书室、老人活动中心、展览馆等公共服务场所,获得了新生。( 陈明华 林培枝 吴有森 郑光前 康庆平 文/图)
作者/来源:台海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