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本田小狼与我
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突~突突~~突突突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已经6月了,《本田小狼与我》开播了吗?”

作为本季新番里的A站主打的高质量作品,《本田小狼与我》至今还没上线,不免令Acer们唏嘘。在《本田小狼与我》的追番页面下,没能等来作品开播的Acer们百无聊赖地在评论区晒起了自己的摩托,这不免令人浮想联翩:倘若这部作品如期上线,是不是能在国内机车迷里掀起一股小高潮?

《本田小狼与我》改编自2017年的同名轻小说,也是本田小狼(HONDA Super Cub,也叫“超级幼兽”)总生产超过一亿台的纪念作品。动画讲述了山梨县北杜市一位孤独生活的高中生少女小熊在与一台中古本田小狼50(Super Cub50)相遇后日常成长的温馨故事。

这部治愈动画在日本不仅吸引了不少动画观众,也引来了各路机车大神。在治愈人心的同时,《本田小狼与我》再次把传奇机车本田小狼推向大众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女动画与风靡全球的传奇机车

一百多年的机车历史里,各种品牌涌现灿烂如繁花,但说到销量传奇就只有本田独大。全球到目前为止总共销售出两亿台机车,其中一亿多台属于本田小狼(Super Cub)。本田小狼的诞生,其实和当时日本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生活状态有着密切联系。

上世纪50年代,战后全球经济进入复苏阶段,彼时的机车还是跨骑式大排量哈雷的全盛时期。人们只要提到机车就会想到哈雷,另外有着优雅迷人流线型机身的小型踏板Vespa也在欧洲城市中流行。

但是日本本土经历战争后,城市极其破败,城市道路坎坷,乡村山路崎岖,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机车呢?这个时期诞生的本田摩托,经过详细的市场研究后,细分市场,选择了“善良、友好、普通,用机车代步的上班族、学生”这样的用户群体,于1958年推出本田小狼这个划时代的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外形上看,本田小狼既不属于跨骑车也不属于踏板车,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第一辆弯梁车型。因为其从车座到车把之间的车架(大梁)是向下弯的,而跨骑车这部分的车架是直的。一方面,弯梁能够让本田小狼的前轮增大,从而动力更足,跑烂路也更舒适。另一方面,本田小狼采用简单的一体冲压钢板车身,零件较少,不容易坏还省油。而且,本田小狼还比跨骑车坐着舒服。硕大的塑料护板保护了腿部不受风吹也不会被路面溅起的杂物伤到,链条罩也能让裤子远离润滑油。

比跨骑车舒适,比踏板车速度快,又异常省油,本田小狼采用50CC的四冲程发动机,油耗为令人震惊的130公里每升,质量更是皮实,这些细节上的优点都成了本田小狼日后击败当时欧美主流车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性能优异和价格低廉的优势,本田不仅在市中心开设专卖店,还推出以年轻女性为主角拍摄的“我的青春”为主题的一系列极富感染力的广告。不同于叛逆不羁的哈雷形象,贵族感强烈的Vespa,本田小狼扑面而来的青春纯真感像初夏的微风一样俘获了想要拥有机车的年轻人,上市没多久就在本土售出1000多万台成为国民级机车,进入美国第五年销量27万台,市占80%,一度将哈雷逼到了濒临破产的境地,1964年后本田迅速占领全球机车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田在最新的官方广告中问到“十代的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直到今天,本田小狼依然保持着它精准的定位,《天气之子》、《爆音少女》、《本田小狼与我》里机车少女们带着笑容骑着Cub恣意奔向前方,这些影像就如上世纪的广告一样,持续的把本田小狼代表的青春自由感传递给平成末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


动漫作品对日本机车文化的

本田的成功不仅因为本田小狼在大众推广中所获得的成绩。另一方面,本田还向世界级竞标赛曼岛TT发起挑战并获得胜利。获得250cc级别冠军的"本田RC162"采用四冲程并列4气缸DOHC 4阀门的高机理发动机,实现了占绝对优势的高旋转性能和动力,向全世界确立了日系机车小巧且高性能的形象。

随着汽车机车制造业的发展,欧美日本开始盛行各自的机车文化。80年代,在日本达到鼎盛期的暴走族,可以说带领了日本第一波玩车浪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暴走族的起源,不得不提到遭受原子弹重创后的广岛,战后广岛酝酿出悲愤的民情,许多退伍军人穿着神风特攻队飞行员制服,骑着拆掉消音器的机车发出巨大噪音组成“雷族”,在道路上宣泄他们的创痛情绪。60年代,雷族更是吸纳了很多不良少年,他们长期危险驾驶,对市民造成极大滋扰。1972年,富山市约3000名年轻人暴徒化,四处袭击店铺和路边汽车,日本媒体将其称为“暴走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通事故频繁,机车被冠上危险的恶名,社会上开始对全国高中生执行不考驾照、不准买车、不准骑车的“三不运动”(现已解禁),但暴走族依旧在1990年到达顶峰,人数突破10万人,遍及各中学。大友克洋在《阿基拉》中刻画时代群像时,就塑造了迷失在速度和激情中的暴走族这个群体,亦是对日本文化符号的深刻体现。

直到90年代后在社会管制、驾照难考、娱乐逐渐丰富的背景下,年轻人也不再向往暴走族反社会的战斗精神,加上老一代暴走族的衰减,这个群体目前仅剩千人。

但是暴走族喧嚣上等的改装美学及个人装扮让人印象深刻。不论是机车夸张前凸的整流罩机身彩绘和队旗、还是以50年代猫王发型为基础设计的飞机头、制作精美一套20万日元充满华丽刺绣文字的特攻服,都构成极其醒目的时代图像。现在的特攻服传统依然流传下来,更多的是粉丝为了特别的活动专门定制来给偶像打call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暴走族没落后,取而代之的是纯粹飙车的湾岸竞速和山道甩尾,甚至影响了美国也对甩尾的兴趣,也刺激了日系车厂制造高性能车款,成为日系车的黄金年代,留下无数公路传说,以及交通事故。日本漫画家东本昌平的摩托题材漫画《麒麟》正是以上世纪90年代的竞速摩托热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人气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世纪随着网络世代和御宅族的冲击,改车玩车已经偏向“痛车”向。硬核竞速的机车骑士也逐渐减少转向专业竞赛中去,此时机车文化依托群众展示出更大众真实日常的一面,热爱机车和生活的人群讲述着他们自由追逐梦想的故事,平凡但不平淡,不时闪现出光辉。比如漫画家吉本浩二创作的《慢行日本~为那女孩环岛骑行~》就是骑着摩托车环游日本的纪实漫画。

而从轻小说到漫画,再到动画《本田小狼与我》,不仅仅是本田借内容创作者的作品对旗下国民级产品的又一次深度营销,更是对日本国民与机车之间曾经密不可分生活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