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盐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青盐、石盐、胡盐、岩盐、羌盐、戎盐、寒盐、阴土盐、秃登盐。

药科——来源于氯化物类石盐族矿物石盐的结晶体。

产地——分布于青海、甘肃、新疆、陕西、内蒙古、山东、安徽、云南、西藏。主产于青海、新疆、内蒙古。

药类——清热泻火。

药性——寒。

药味——咸。

入经——心、肾、膀胱。

功效——泻热,凉血,润燥,明目。

主治——吐血,尿血,齿舌出血,目赤肿痛,风眼烂弦,牙痛,大便秘结。

现治——头旋,舌肿满口,咽喉疼痛,心腹疼痛,腰疼痛,四肢冷,痔疮。

参治——中砒毒,面青黑,目生翳,目黑花,肝膈浮热上冲,肾脏虚冷,小儿赤痢,干霍乱,小便不利,遗尿,下脓水,漏疮,浸淫疮。

药理——利尿,利于大便排出,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酸助消化,凝固血液。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研末揩牙或水化漱口、洗目)。

用量——水煎(常量0.6~1克),外用(适量)。

禁忌——水肿者慎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