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死前,阿斗问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才明白他有多聪明

如果要说历史上哪个朝代出了最多的人才的话那无疑是东汉时期的三国,说到三国大家肯定都会想到诸葛亮、郭嘉、荀彧这样的谋士,其中诸葛亮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军师,也是三国里面最有智慧的代表人物,刘备称帝后封诸葛亮做了丞相,并在他的建议之下立了刘禅为皇位继承人,刘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扶不起的阿斗”,还有歇后语“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等等都是说他无为的词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推荐他继承皇位呢?且看刘备的四个儿子依次排序刘封、刘禅、刘永、刘理,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所以不是亲生的,关羽兵围襄樊的时候多次喊刘封和孟达过来相助,但是刘封以不敢轻易离岗给拒绝了,第二年孟达投降了曹操,加上申耽和申仪又背叛了他,一系列的事情发生让刘备狠狠的批评了一顿,诸葛亮认为他性格太过刚猛武艺超群,日后没有把握能制服他,因此干脆让刘备下令赐死一了百了。即便是他没死也会因为不是亲生的而进不了候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永据说是穆皇后的儿子,所以是庶出自然没有刘禅有优势,况且他的才能和实力并没有多出众,古人选择皇位继承人本来就非常在乎嫡庶之分,立嫡以长不以贤。刘理也是一样的出身,在这种情况之下只能是刘禅最合适。诸葛亮在刘备面前是这样评价他这个儿子的“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意思是说丞相赞叹你聪明有肚量,看来你的表现已经超过了我原本对你的期望,你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也没有担忧的,你要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帝城托孤”大家应该不陌生,刘备先嘱咐刘禅拜诸葛亮为相父,还说了如果刘阿斗实在扶不上墙那就让诸葛孔明自己称帝吧,其实这句话在试探诸葛亮的同时提醒了刘禅。他登位的初期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过了两年他明白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开始防范,诸葛亮在朝中的势力和号召力远大于刘禅,所以他谨小慎微慢慢开始揽权,而且帝王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劳苦功高的老臣搞事情,可是诸葛亮心里又明白这个时候的刘禅还没有能力把持蜀国朝政,此时一旦放权蜀国离灭亡就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死后刘禅继续做了二十九年皇帝,可见他之前原来是装傻装不懂,前面说了他有容人之量,比如魏延叛乱被杀,但是他却念及往日旧情和功劳将其厚葬,诸葛亮在死前推荐的人才他知人善任,并将丞相制度废除将其一分为二,大司马主要职责是行政,但是监督军事,而大将军主要职责为军事,但是要监督行政,这样一来两个权力都有效得到了制衡,他能想到三权分立稳固皇权保其利益实在不一般。只是《三国演义》里面贬低了他的实力,所以让让大家以为他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