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孟梅 易弋力

6 月 6 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21 年 6 月)——新百年的中国与世界: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报告。报告表示,中国正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首先是利用好现有丰富人力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劳动就业积极性。

报告分析认为,今天的中国,正在从一个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收获人力资源红利、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中长期发展,关键之关键在于把人的发展置于首位,既不能简单地聚焦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也不能把人资本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文明,经济增长越来越不取决于人口总量,而是人力资源总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协调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开始放宽生育限制,出台了三孩政策。”报告称,这既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新举措,更是新发展阶段尊重和顺应百姓生育意愿的新理念。但是,不应该把解决我国人口问题过度聚集于生育政策上,生养子女既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同时又是一个长期慢变量,20 年之内很难看到成果,短期内甚至还会加快人口抚养比的上升。

报告表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在尊重和顺应百姓的生育意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升百姓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保护和提升中国的人力资源总量,尽量推迟中国人力资源总量出现下降的时间点,在 2050 年之前维持人力资源的总量充沛,为新百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

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呢?报告称,中国今天及未来三十年年依旧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首先是利用好现有丰富人力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劳动就业积极性。这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人力资源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一要尊重人民劳动意愿,保持较高水平的劳动参与率,调动人口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二要政府与市场同向发力,推进与人力资源结构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三要顺应经济地理再布局,推动人力资源在国土空间上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