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终于到了高考的日子,

虽然是工作日,但是在考场外,还是簇拥着无数坐立不安的父母。

这可以理解,因为如果是换了我儿子参加高考的话,我估计自己也没什么心情去干别的。

不过为了给高考学子“应援”,家长们光是在场外候场还不算完,那些“求吉利”的操作也少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阵子,有烧香拜佛的,有对天祈愿的,听说,还有请“高人”上家里给做法事的。

相比之下,那些买了全套旗袍(红色、绿色、灰黄相间)的、换上紫色内衣的(指定能赢)、举着向日葵的(一举夺魁)、披着马褂的(马到成功),简直就只能算是“基本操作”。

或许,这也算是从另一个角度在证明,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那些“姹紫嫣红”的母亲,“魔幻抽象”的父亲,我感觉这真是一场现实版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当然了,这样的场景,只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

过去的父母在面对高考时,就“淡定”多了。

都甭说送考了,有的时候,他们可能压根就不知道你当天要参加高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想15年前我参加高考的时候,别说送考了,连早饭都没人给做。

这并不是因为父母太忙,而是我妈忘了当天是高考,我爸以为我读的是高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他们后来还是反应过来了,第二天早晨,我爸用最“传统”的方式,给我做了一顿意义深远的早饭:一根油条,两个煎鸡蛋。

看到那早餐的时候,我整个人都麻了。

因为第二天要考理综,满分300分,您给弄个100分的造型,这是怕我万一考上了清华,离家太远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班里也有。

我的一位同学高考第一天回到家时,一上来就差点被他爸给收拾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