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古典诗歌,但凡优秀的山水诗,就总能把山水自然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从而使我们可以获得最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南朝梁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生动再现了山林特有的幽静之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亦展现了大江大河特有的壮阔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山中》,便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它出自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之手,是王维于秋末初冬时节偶然山行时,有感而作的一首五言绝句。相较于其他诗中冬景的萧瑟枯寂情调来说,王维的《山中》却满是鲜明的色彩,风格清新明快,也富于诗情画意。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王维的这一首《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即荆溪水露出了粼粼白石,天气寒冷,山中的红叶变得稀稀落落。可见王维这里第一句是写山中溪水,第二句是写山中红叶。由于季节是秋末初冬,所以王维穿行山中见到的荆溪水,应是涓涓细流,因为天寒水浅。而天寒水浅,溪水中自然就会露出磷磷白石。这是秋末初冬时节山溪的主要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山中红叶,倘若是秋天,它的特点就应该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烂,但这里却是入冬天寒后,所以红叶自然就显得稀少疏松,也很难再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过对王维来说,他却看到了“天寒红叶稀”的美,以及看待美好事物的珍重。因为此时山中的稀疏红叶,是有着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的,这也是此诗三四句的主要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诗的三四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意思是说,山间小路上原本并没有下雨,那空明的翠色却好像能沾湿人的衣裳。据《水经注·渭水》记载,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荆谷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而从物候来看,秦岭山中的冬天,虽然天寒,却仍然是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前面的“天寒红叶稀”,反而会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而诗人穿行在秦岭山中,也就意味着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翠色本是人的视觉感受,王维却说翠色浓重,就像雨水一样可以流出,使人有湿衣之感,这就另有了一种似幻似真的触觉感受,具有一种独特的空灵之美。

纵观王维的《山中》,从满是白石的小溪,到稀少却鲜艳的红叶,再到山中无边的浓翠,它展现出的色泽是斑斓鲜明的,就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作,赏心悦目,美得令人心醉。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