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寄书鸿雁孤鸣去,银须飞白鬓斑斑。使命不辱积奇志,旄节誓守犹称贤。”

西汉时期,大臣苏武被扣押在西域,被迫沦为奴隶,19年间,他离乡背井,宁死不屈,独守孤独,倾尽大半生,只为守住心中气节。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誓死捍卫国家荣誉的英雄。

在我国外交史上,有一位外交官,他在异国他乡建立大使馆,独守孤岛3年,每天的快乐时光就是升国旗唱国歌,他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国家外交的大旗,他就是中国外交官——吴钟华。

少年强国,逐梦外交

1939年,国内局势不稳,战乱频发,没有人能预料到未来如何,当下只能苟延残喘,这时在河北的小山村里,一个小生命诞生了,谁也不知道他将会成长为一个了不起的外交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出生时,父母亲绞尽脑汁想为他取个好名字,赶上这样黑暗的年代,孩子的出生正寄托他们无限美好的心愿,最终,他们为孩子取名“钟华”,希望他能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父母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在吴钟华小时候,就在父亲要求下每日熟读课本,书本翻来覆去地读,寒来暑往,往往一本书已经擦破了边,父亲也不让他停下阅读的脚步,这可累坏了正处于调皮阶段的孩子了,吴钟华十分羡慕其他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疯玩,可是父母在读书方面要求十分严格,这也迫使他不得不耐着性子坐下,规规矩矩地读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时间久了,吴钟华渐渐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他从书中领略到的知识,在枯燥的生活中,带给他心灵上的平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大地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他逐渐明白了,为了国家振兴,每个人都应该做些什么,在了解了国家近代以来的外交史后,他坚定了成为一名外交官的决心,只有将中国态度展示出来,才能让世人明白,国不可欺。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吴钟华学习越发刻苦,在那段艰难岁月里,读书成了他唯一的乐趣。功夫不负有心人,1958年,吴钟华考入了天津南开大学,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外语系,掌握一门外交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大学毕业后,他终于进入了心心念念的中国外交部。

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吴钟华明白,自己离一名合格的外交官还差了一大截,他更加刻苦地钻研,首先克服语言障碍,除了英语,他积极学习其他外语,直到精通多国语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外交官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为了锻炼自己,吴钟华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模拟外交环境来训练自己,做到笑容合一,不怒自威。

1983年,吴钟华成为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开始在全世界面前为中国发声,向世界传达中国态度,他也曾多次为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安排礼宾工作,实现了自己儿时的理想。后来,一次调任,更是让他的外交生涯达到了最辉煌的时刻。

独守孤岛,坚守梦想

基里巴斯,位于地球上最偏远的地方,被称为“世界尽头”的太平洋岛国,也是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力,中国决定与基里巴斯建立外交关系。

1989年,吴钟华被派驻中国驻斐济大使馆工作,由于基里巴斯位置偏僻,没有大使馆,一切事务都由斐济大使馆代办,吴钟华曾数次往返于斐济和基里巴斯之间,但长此以往,不利于两国交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1990年2月,吴钟华正式前往基里巴斯,担任中国驻基里巴斯大使,此后的三年间,吴钟华独自一人守在基里巴斯,撑起了一座大使馆。

为了完成这个重要的使命,出发前,吴钟华做好了万全准备,几年间对基里巴斯的了解,让他做到了心中有数,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相反的,当他真正站在这片土地上,才了解其中的艰难。

基里巴斯的发展相对落后,是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地方,当地人的喝水吃饭都成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建成大使馆,谈何容易。但是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吴钟华,坚持下去才有结果,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建筑大使馆的工作。

大到设计图纸,小到螺丝钉帽,吴钟华全都亲力亲为,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坚强的意志力让他坚持了下去,每天吴钟华都与工人们同吃同住,详细指导他们的工程进度,事无巨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他还要面对各国的访谈,在与基里巴斯政要会面后,为了实现国家间的互助合作,吴钟华申请为基里巴斯建立机场,方便运输物资……在中国与基里巴斯的外交活动中,吴钟华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心力,还因此得到了“拼命三郎”的称号

大使馆建成后,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吴钟华拿出大使风范,积极宣传中国的对外政策,传达友好的对外理念,并且深入了解当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情况,探讨深入合作的意向。

等到客人们散去,吴钟华早已累瘫了,长期的忙碌掏空了他的精神,这一病就是好几天,病好后,他又继续开始工作,没有一刻停歇。

基里巴斯是个岛国,靠水吃水,当地人习惯生食鱼虾,生饮雨水,这让吃惯了中餐的吴钟华难以适应,常常食不下咽,而且当地的气候不适宜种植果蔬,所以他只能从路过的货船上购买蔬菜,通常是两三个月才有绿色蔬菜下肚。为了尽快适应生活,他向当地人请教,学习他们的生活技巧,日子也还过得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让吴钟华难过的是,这里没有电视、广播,甚至连书都少见,爱读书的他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消遣,这样的日子无异于鲁滨孙漂流记,不过鲁滨孙尚且有“星期五”陪伴,而吴钟华唯一的快乐只剩下了一件事,那就是升国旗。

那面国旗一直被吴钟华珍藏着,他等待着大使馆落成以后,才庄重地把国旗升上了基里巴斯的上空,这里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每天迎着太阳,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默默地流下了眼泪,祖国装在心中,这也成为了吴钟华坚持下去的动力。

生活上的困难尚且可以忍受,对家人的思念却日夜折磨着吴钟华,他惦记着辛苦操持家务的妻子,年幼的孩子和老迈的父母,隔着千山万水,书信不通,等他再次得到家人的消息时,才知道父亲早已病逝。

吴钟华悲痛不已,常年在外奔波使得他无法尽孝床前,连父亲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自责和心痛日日折磨着他,而他却只能每日面对着家的方向,久久伫立,无法挪动半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吴钟华接到调令,他终于可以回家了,三年间,从无到有,他一个人撑起了一座大使馆,远离家乡和亲人,忍受无尽的孤独,临走前,他最后一次升起五星红旗,看着国旗在基里巴斯的上空摇曳生姿,吴钟华满意地笑了,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完成了。

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这些无怨无悔为国家献身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撑起了祖国的一片天,也激励着子孙后代,为了祖国繁荣而前赴后继,不怕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