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滴是随着砚台出现而衍生出来的文房用具,可以说砚滴是古人科技发明,不仅实用而且充满着智慧。小小文房用具彰显古人文人的智慧。

青瓷蟾蜍砚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瓷蟾蜍砚滴它双目圆瞪,神气地抬着头,三条腿的“蟾蜍”,蹲坐在一张“荷叶”上。活灵活现,憨态可掬,不仅造型独特,而且瓷器砚滴侧面反映了鲜明的文人气息。

砚滴的作用

砚滴是研墨时注水的文房用具,砚滴在背上有一口,口上有盖,腹内贮水,盖上雕一圆柱形空心水柱,伸入膛内再拿起,能将水带出,以便滴于砚中。所以砚滴也形象地称为水注。

砚滴的造型

砚滴造型丰富,一般多雕刻成动物形,以龟和蟾蜍居多;
明代以后砚滴的造型多了起来除了动物还有水果等造型;
清代砚滴以古代瑞兽居多,材质以玉器的居多。

桃型砚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型砚滴通体施仿宋钧窑天蓝釉,灰蓝色釉地中密布白色、橘黄色的斑点。釉层较厚,开片细密,桃型砚滴高11.9厘米,腹径12厘米,砚滴为横卧桃形,一侧以雕琢枝干为柄,另一侧的桃尖处开注口。胎质灰白,胎薄体轻,砚滴色调淡雅,造型设计巧妙,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别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