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孩子不输于现在,更不输给未来。这样的压力导致儿童身心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而《笨拙的教养》这本书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笨拙的教养”,一方面指初次为人父母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都在笨拙摸索;另一方面指要自然养育,让孩子渐渐成长为独立的个体。书中讲述了身为海归、担任某教育集团高管的职场妈妈汪珺所历经的种种困惑、冲突与思考。初为人母的她,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一路鸡飞狗跳,跌跌撞撞。她陪伴孩子游走于不同的文化和观念之间,接触不同社会阶层的父母,记录陪伴孩子成长的岁月和感悟——在人人疾步前行的时代,让孩子慢慢来,比快快长更重要。这看起来笨拙,却走得更坚实。

那么,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如何让教育慢下来呢?

放慢教育节奏,陪孩子做“无用”功。作者曾经带着孩子到新西兰、芬兰、日本等国家旅行和生活。在那里,孩子拥有更多玩耍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可以在教室拿着蜡笔涂鸦,也可以去海边、森林探索大自然。看似“无用”之事,可以让孩子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放飞天性。而我们也需要让孩子自己做主,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一些当下“无用”的事。

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我们总是习惯去为孩子提供自以为是的标准答案,这无异于关上了孩子观察世界的一扇窗。给孩子成长的空间,首先要做的是减少对孩子的批评;其次是允许孩子犯错,因为每一次犯错都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是探索问题的契机;最后,要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不要妄想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

培养看不见的竞争力。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孩子除了掌握确定的知识,更应具备综合竞争力;除了可衡量的外在标准,也要关注不可衡量的内在成长——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充满自信与保持自律的领导力等。这些看不见的竞争力都可以通过日常小事去培养,比如坚持陪伴孩子一起读书,耐心倾听孩子的诉求,与孩子好好沟通,发自内心去赞赏孩子……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笨拙的教养”是让孩子拥有内在的自我驱动力,奔跑却不疲倦,行走也不累乏。

愿每一个焦虑、迷茫的家长和教师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作者单位系新星出版社)

《中国教师报》2021年06月09日第16版

作者:田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