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枚粗制滥造的工艺品,都不知道收了多少枚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银币的仿造工艺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省光绪元宝双龙寿字银币因其造型精美、铸造精巧,图案中有“寿”字和二龙戏珠纹样,故习称“双龙寿字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币的珍贵程度和神秘的身世,一直为泉界所津津乐道,被称为“传奇银币”。

此枚传奇银币具体铸造情况,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野史纷言争争,泉友不同解读。

双龙寿字币有多少版本

传闻有三种版本,根据张执群先生收藏的《银圆造币钢模大全》书中收录有“广东省造寿字银币”钢模数套,分为七钱二分和壹两共两种,其中就有《双龙寿字库平重壹两(阴翼纹-阳翼纹)和库平七钱二分》钢模。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双龙寿字”纹银币分三种版别,面值有两种。据称“库平七钱二分”版本因“分”字与寿喜不符,不吉利在70大寿之时被去掉,改为“库平七钱二”。此记述为一家之言,非官方正史,那么究竟有几种版本,谜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龙寿字币是什么时候铸造,又因何事而铸造?

清末王述生所著《述庵秘录》的记载,认为此币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广东巡抚刚毅为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辰”而铸造的祝寿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民国大藏家张炯伯认为此币铸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为慈禧七十寿辰而铸,在其《广东省造壹两银币》一文中称:“惟本品因未纪年,殊难遽断,然观其图案,谐作福寿,环绕双龙,幕无英文,意含颂祝,大异常制。由此以推,成为纪念币之一种,专铸以祝慈禧太后七旬万寿者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图录无记载、据野史只能推断以供学术研究!虽具体的铸造时间难判定,但此币为慈禧太后贺寿而铸,这点是共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如张炯伯大藏家所言:从币的设计所含寓意便不难推测为祝寿币。

银币正面上端镌刻“广东省造”四字,下端镌刻楷书“库平重壹两”或“库平七钱二”五字,中间镌刻有“光绪元宝”四个满汉字,左右两边各镌有一蝙蝠图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币背面近外圈为双龙争珠图案,龙身线条细腻,被云海衬托,龙纹精细,刻画有度,雕刻铸造工艺精堪,栩栩如生,钱币正中为圆形“寿”字,与正面蝙蝠图案的“蝠”对应,其“蝠”字与“福”字谐音,寓意“福寿双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看来,此币应该是为祝寿而铸造的。

无论历史事实如何,"广东双龙寿字银币"在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中的独特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珍罕性和极高的收藏价值是泉界所一致公认的,列入十大名珍。

双龙寿字币设计寓意美,铸造精巧,被誉为珍品,闻名于世。但同样也因仿造而更加闻名。

双龙寿字币因极其稀少,没有像袁大头那样有太多的蓝本,所以仿造出来的双龙寿字币五花八门,重量不一、材质混杂、工艺粗糙……同样也有些铸造工艺能过去,算是工艺品,像八、九十年代银元收藏兴起之时伪造的那批,铸造水平老到,确实药倒不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头,回到收到的这枚仿造品身上。

我们以上海博物馆馆藏“库平重壹两”的珍孤品作为蓝本,通过两枚币对比,便可得知这枚仿造品的工艺是如何的粗制滥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材质明显不是金属银,疑为铜铁合金,包浆作假旧,重量明显偏重,字体冲压力感明显不够,笔势疲软无力。

通过扩大对比细节图,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博物馆馆藏那枚正面蝙蝠图,雕镌刻精致,细微,双耳,双眼,甚至连嘴上的须毛,身上的羽毛都清晰可见,背面的双龙,龙纹精细,层层错落有致,双眼如炬,而龙的爪牙更是入微通过币面也能感觉到它们的锋利。而仿品是无法将这些细节铸造出来的,唯有通过将包浆做旧,制造出明显的流通痕迹来掩盖这些,但更多的时候是掩耳盗铃,此地无银三百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奉上一句:学习积累知识,提高鉴赏能力,方能收获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