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我不想再当咸鱼了

最早用手机学英语是在2016年,高三时英语老师推荐的,但当时并没能坚持下来,断断续续打了一段时间就停了。现在想来挺遗憾的,如果那时能坚持下去,也许高考成绩能更高吧。

后来上了大学,整个大一上学期都很迷茫。一方面是因为学习成绩下降,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活和自己预期的差别太大。我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应该是周一到周五上课,课余时间参加喜欢的社团,晚上跑跑步,看看书……但事实是上了大学之后,自己整个人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上完课只想回宿舍躺尸看剧,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一边厌恶自己的颓靡,一边又继续颓靡下去。

在大一下学期开学后,我想着一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找点什么事情做。于是想起了静静躺在手机里一年多的扇贝,决心把英语重新拾起来。

二、坚持打卡其实不难

因为上学期颓靡了太久,做什么都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了几天,最开始我对自己能不能坚持并没有信心。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分析了高中时没能坚持的原因:

第一,太心急。高中时我的目标是每天背200个单词,刚开始有很多基础的单词,目标实现起来也算简单。但后面慢慢出现了很多不认识的单词,很多新单词第一天学过,之后复习还是记不住,把单词量降为100后依旧如此,慢慢地我就不想学了。过大的任务量,使我的第一次打卡计划夭折得如此之快。

第二,得不到反馈。也是因为太心急,学了总是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所以很喜欢测单词量,测来测去词汇量没有增加,就没了热情。其实想想自己也没付出很多时间,老想着得到什么,反而导致静不下心去认真学习。

吸取上次目标不清、急于求成的教训,我把目标定为——坚持打卡,学到多少东西是其次。

三、3步养成打卡习惯

1、量力而行,快乐学习。我没有规定自己每天一定要背多少个单词,词汇量一定要达到多少,因为我很清楚,如果要达到这种目标,单单是在手机上每天过一遍单词是不行的,而自己现阶段又没有那么强的行动力,还不如一开始就摆正位置。一遍不认识没关系,两遍记不住也没关系,我背三遍,四遍,很多很多遍,滴水总有一天能够穿石,我每天快乐地坚持好了!

2、再多坚持一天。为了不让自己有压力,最开始我的小目标是连续打卡7天,然后是14天,每次想放弃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再坚持一天,一天就好。就这样坚持到了21天。当21天结束时,我感受到了坚持的成就。

每天十多分钟的学习打卡,尽管很简单,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的。长时间地坚持做一件事,会给自己一种你很棒的暗示,这种暗示能帮助自己把事情做得更好,不论是正在坚持的这件事,还是其他事。这种成长又会使你继续坚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设置提醒,养成习惯。我一般是每天早上打卡,每天一醒来,就打开扇贝背单词打卡,同时设置一个晚上的闹钟提醒自己每日打卡有没有完成。

再后来每天学习打卡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仿佛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但又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了,每天醒来我都会想一下今天要做些什么事情,在什么时候学习打卡比较合适,起床之前?还是公交车上?或者就在晚上十二点过后?

四、一些有帮助的功能

1、小组

如果一个人很难坚持,希望有小伙伴一起学习,那就加入一个小组吧。小组有很多很优秀的同学,学习氛围真的很棒!

这是我们小组的口号是,“我们都会上岸,阳光万里,去哪里都是鲜花开放。” ,当初就是因为看到这句话感触很大,就加入了。打卡1500多天,我一直都在这个小组里待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同桌

谁不期待上了大学后仍有同桌,和你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呢?选择了同桌就承担了一份责任,至少不能因为自己断卡,让同桌任务失败。

我的同桌是在小组中认识的,虽然没怎么交流过,也不认识彼此,但是我们已经拿到了同桌1000天的徽章了,接下来的目标是同桌2000天!

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我认为加入扇贝的小组和同桌也功不可没,小组的同学和同桌的陪伴,会让自己偶尔想要偷懒放弃时,总觉得有人在看着你一样,别人都还在坚持,自己也不能提前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三分钟热度的我,在不知不觉中就慢慢养成习惯,一直坚持了下来,到现在打卡1569天。

我刚开始打卡的时候是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在坚持打卡的,怕被人嘲笑,“呀,看你每天这么努力,也没有很厉害啊。”

后来意识到这是特别不自信的体现。于是我每次在课间读《彼得潘》的时候,都大大方方把手机摆在桌上,若室友问到,我就趁机推广一波,读完再分享到朋友圈。

“你看呀,我一直在努力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