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李晴雨

编辑:贺婧

风品:沈禾 车一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理想汽车,最近比较烦。

投诉量攀升、交付量排名下滑,刚刚转亏又见巨亏……

何以频频水逆?

01

3.6亿元单季最大亏损 痛失三哥之位

5月28日,理想汽车发布一季报:收入规模仅次于蔚来,为35.8亿元,同比增长320%,环比下降14%;净亏损3.6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367%,环比更是由盈转亏,且创下上市以来单季最大净亏。

梳理财报,净亏大增与营业费大增有关,一季度其营业费用10.24亿元,比去年四季度的8.04亿元增加2.2亿元,环比增加28%。研发投入5.145亿元,同比增长171%,环比增长37%,创五季度新高。

中金公司研报称:费用端增加较多,是导致理想汽车本季度净利润环比下滑的主要原因。不过,这与公司年初践行以市占率为目标的扩张战略契合,重点增加了自动驾驶研发和销售网络服务扩张的投入。

尴尬在于,营业费大增之下,其交付量却出现了环比下滑。

2021年第一季度,蔚来汽车共交付20060辆新车,同比增长423%,环比增长15.6%,继续位居第一;小鹏汽车交付量为13340辆,同比增加487%,环比增长2.9%,晋居第二;理想汽车为12579辆,同比增长334.4%,环比下滑13%,不仅痛失二哥之位,且是“三强”中唯一环比下降的车企。

尴尬还在持续。2021年5月交付量比拼中,哪吒汽车以4508辆的成绩反超理想4323辆。

掉出造车新势力三强,且还是被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拉下马,情何以堪呢?

必须做出改变了!

5月25日2021款理想ONE发布;随后5月27日,有媒体爆料理想汽车将接手停摆两年的北京现代第一工厂。

2021年6月2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想向媒体表示,自去年IPO后,理想汽车在现金储备上确实有所提升,融资最核心目的是为研发。

所言不虚,开年初始理想就发布新战略:2021年研发投入由2020年的11亿增到30亿元,未来3年内达到年60亿元。

大手笔、大魄力的背后,显然“佛系”的李想也有些急了。

遥想2018年10月,理想ONE发布时,李想曾表示:未来3年只卖这一款车。

单一布局,能令理想汽车足够资源“聚焦”、有利提升效益及专注度,但也带来体量劣势、产品阵容单薄。尤其是在需求快速迭代、竞品强势推新的新能源赛道,上述排名失守或就是一个信号。

只是,现在才加大投入、产品扩容是否有些后知后觉。众所周知,研发创新周期长、不确定性强,大手笔投入回报是否会加剧企业亏损及发展不稳定性,沦为一场豪赌呢?

02

销售欺诈?

“换代风波”背后 有啥难言之隐?

留给时间作答。

只不过,这场未来“赌局”,蓄力“筹码”不应是车主利益。

就在一季报前一天,理想汽车发布了2021款理想ONE,相比老款车型,新款售价上调1万元,但换来了辅助驾驶系统软硬件和配置等超60项功能升级,最大亮点是搭载了2颗地平线最新款征程3自动驾驶专用芯片。

“希望在今年9月实现销量破万” 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表示。

然话音刚落,就陷入了老车主们的频频抗议声中:

“车友跟理想谈情怀,理想把车友当傻子!”、“理想ONE没有良心的欺诈销售,抛弃忠实粉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如此犀利、偏激、愤怒呢?

很简单,新款车型太过“理想”,而一些刚买下老款车的用户竟对新款消息完全不知情。甚至一些车主反映,在反复咨询后,销售仍给出近期绝对不会有新款上市的答复,最终怒斥其销售欺诈。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车主云小姐去年下的单,今年4月30日提的车,这期间一直反复跟销售确认今年是否会发新车,销售都说不会,结果5月25日理想就发布了新车。

江西博怀律师事务所的钱律师6月6日称,现在已收集了四十多位理想车主的信息,这两天就在北京顺义区立案。

车型迭代早已司空见惯,传统车企新款上市前,预热宣传也是必要环节。甚至上新后,新老同台销售、老款降价促销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对比之下,本次理想推新是否有些不厚道、“割韭菜”嫌疑?为何如此保密(4月份上海车展都不摆放新车),甚至不惜摩擦部分消费者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浏览中国网汽车、车质网等近期投诉列表,有关理想汽车涉嫌“销售欺诈”、“承诺不兑现”等投诉有刷屏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质网投诉编号【605043】:本人去年12月份关注了理想汽车,期间在4S店留了电话,今年3月26号订车,期间销售时不时地电话骚扰我。在未订车前,我问销售是否有新款车上市,他们一口咬定没有新款车上市,如果购买新款车,要等2022年,于是我就订了车,4月初提的车,5月25号改款车上市了,新车落地34W,理想4S店的销售说可以回收旧车,然后新车补贴1万换成新车,理想4S店对我的车进行二手车评估,评估价27万,我的车只开了2个月1200公里,降价7万......

车质网投诉编号【602923】:买车时,我一而再再而三地问销售有没有改款车上市,得到答案是没有改款车上市,结果提车两个月,新款车就上市了,新款车改了60项功能,只涨价一万块钱,如果提前告知我,我为什么不等两个月购买新款车呢?现在老款车折价十万,我付了定金后,问了4S店的人员,得到回复也是没有改款车上市,3月10日未订前就在担心这个事,3月14日才提车,到现在为止理想厂家都未给出正面的回应,我的诉求就是补一万元差价换新款车。

(上述投诉已经过平台审核。)

对一家“新势力”品牌来讲,诚信、口碑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基。伤害粉丝信任,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为何“自砸招牌”?

结合上文大手笔、大动手,或许也简单:理想汽车需要销量、也需要钱。换代不透口风,便能减轻车型迭代所产生的库存负担。

行业分析师李晨认为,造车新势力不同于传统车企,配置车型选择有限,往往只有一两款车型。这注定了每次改款车型提升,往往都是大动作、多维升级,性价比更明显。所以这期间买旧款车的用户,自然会在车辆价值上吃亏,往往选择持币待购。而此次理想汽车深陷销售欺诈质疑,或也与此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二手车保值率有关系。

时间回到今年初,理想ONE二手车保值率成为汽车圈热议话题。甚至在某些媒体的报道中,理想ONE二手车保值率远超其他新能源车,传统燃油车,保值率(一年车龄)高达93%。

自然,这引起不小非议。

有自媒体直言:以当下销售体量,理想ONE在二手车市场中基本没地位,更别谈会有消费者愿为二手理想汽车买单,理想ONE现在就处于车商不愿意收,个人卖家要价高,几乎没多少用户购买,理想ONE的超高保值率更像是一场理想车主内部圈子的自嗨。

是否自嗨,看看上述用户维权里的折价之声,仁者见仁不做评判。但至少可见:无论用户还是理想汽车都很关注二手车保值率。

首条财经浏览二手车之家网站,一辆2020年8月份上牌的理想ONE(仅行驶5000km),商家报价为29.98万元(不含过户费),较新车含税价少了5.6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从此看,理想汽车也有无奈急迫。毕竟只有理想ONE一颗“独苗”,没有其他产品做销量缓冲,如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大量消费者持币待购,对本已不振的销量雪上加霜,进而影响业绩波动、融资大计等,这些都是其不能承受之重。

03

品控答卷多少分?

只是这些“小算盘”,也仅为权宜之计。说到根本,要想提振销量、业绩,产品品质才是关键。

聚焦上述用户声讨维权,表面是在乎60项改进功能,深层也是在乎产品品质,凸显理想汽车产品升级的重要性、急迫性。

要知道,李想可是为了“用户体验”怒怼过技术的CEO。

“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BB,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他们搞出来什么屁技术了?!”“让一群毫无用户思维,完全不关心用户的这帮人,天天的研究技术路线,什么技术路线啊?胡说八道!”

遥想2020年8月29日,在理想汽车用户日上,李想的发飙“演讲”令不少车主动容,用户思维,也成为理想乃至李想的标签。

然如今,抛开“割韭菜”质疑,李想上述言论也值玩味。

业内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有三种模式:一种是超级充电桩,一种是更换电池,一种是增程电动。三者的代表分别是特斯拉,蔚来和理想。

聚焦增程式电动汽车,近年优劣探讨颇多,但从业内采用看称不上主流。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增程式电动汽车需开发两套能源输出系统,不仅抬高成本,也使其机器结构比起纯电结构和纯燃油结构更复杂。而越复杂的机械意味着越不稳定,所以不管是出于成本还是出于维修等方面的考虑,厂家第一选择大多不是增程式,而是直接提高车辆续航,比如大量修建充电桩、提高充电功率及提高电池容量等。

汽车分析师万春雷表示,理想ONE采用的这种增程式技术是有局限性的,最大问题是,理想ONE的电池容量很大,电池能量耗损对车辆影响很大。从综合性、耐用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来讲,更倾向于本田、丰田内燃机加发电机加电池的技术组合。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增程式电动车显然更像一个过渡态。放在普通用户角度,尽管目前增程式电动汽车具备明显的续航优势,却还得时不时加油,似乎难以体会到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爽感与科技感。而如果充电足够频繁,索性不加油,那么何必还要购买增程式汽车?

“换言之,增程式电动车即一种替代性方案,但替代性方案的发展前景总归是不如直接性方案的,电池技术每一次跃进,都相当于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一次暴击。”郝瑞补充道:“所以这也是众电动车玩家难选择增程式电动方案的原因之一:缺乏长期发展前景。”

勿谓言语犀利。放眼各竞品:特斯拉锚定豪华品牌定位;蔚来主打换电策略及无微不至的用户服务;小鹏汽车拥有极具个性的设计及出色续航里程;比亚迪则有强悍的研发能力与产品极高的性价比。

再看理想汽车,增程式上耗费太多子弹,是否不利其个性标签优势的形成?

即使增程式赛道,理想也不乏后浪挑战、并不安稳。

无论是刚刚上市的岚图free,还是华为亲身参与的大热赛力斯SF5,都对理想ONE产生威胁。

另一厢,增程式电动车动辄30万以上的定价门槛,也要面对强悍传统燃油车品牌的挤压。

同时,政策端也有考量。

2月10日,上海市政府《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指出:即从2023年1月1日起,个人用户或单位用户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本市将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内忧外患中,理想也并非全然按兵不动。

在2020年第四季度电话会议上,李想曾对投资者表示,公司在2023年将会交付纯电系列产品。理想汽车也对外表示:增程与纯电是公司并行发展的两条线。

进军纯电虽有些尴尬,但综上可见这种改变也是必须之举,只是,是否有些后知后觉?这个双线战略市场又能否等得起?

可以肯定的是,伴随2021款理想ONE上市,增程式电动车仍是理想汽车的销量主力。即短期内其依然难走出产品单一的困境。

更尴尬的是,仅这一款车型,理想也没把好品控关。

2019年底,理想ONE交付开启,2020年初便出现“断轴门”事件。2020年1月,一台理想ONE与一台宝马3系相撞,造成前者右前轮断轴,后者左前侧车身受损;之后5月、8月、9月、10月份中,断轴事故又多次重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11月1日,理想汽车召开“秋季沟通会”:截止2020年10月,累计发生97起前悬架碰撞事故,其中有10起发生前悬架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情况。理想汽车表示,将为2020年6月1日及以前生产的理想ONE“免费升级”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球销。

敏感的自燃问题上,理想ONE也没能“幸免”。2020年5月8日,湖南长沙街头一台理想ONE汽车在路中停车并自燃,起火位置为前部引擎舱,所幸无人受伤。

2020年9月22日晚10点,一车主驾驶理想ONE发生事故导致车辆A柱断裂,然车辆安全气囊却无一弹出。实际上,早在事故发生前,就有网友质疑理想ONE的副驾安全气囊弹出方式。因为前方屏幕关系,导致与其他车型弹出方式有所不同,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巧合的是,也是2020年9月,因大众对增程式的看衰,李想还在微博喊话:要和大众最先进的PHEV车型来一次真正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暂且放下这片“较量”壮志,面对上述产品槽点,怒怼专家的李想是否也应静心反思:技术大拿品控答卷能打多少分,用户为先又做到了多少?

04

故事与实力 “160万台”销售梦好圆吗

勿怪发问犀利,放眼行业,一日千里。传统车企大面积掉头转型,无数跨界玩家入局,赛道空前拥挤,容不得理想有太多试错、改进空间。

况且,理想汽车已制定了扩张战略:

2021年2月,一封理想汽车向员工发布的内部信曝光。理想汽车确定坚持增程式技术,打造高压纯电动平台的路线。同时,围绕二代增程式平台、Whale 和 Shark 两个纯电动平台,推出定价15万-50万之间的多款产品。

据证券时报报道,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内部信中表示,为了参与全球竞争,理想汽车需要在2025年成为中国头部企业。2025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年销量超过800万辆,获取其中20%的份额(160万辆)是成为中国头部企业的必要条件。

产品扩容、定销量目标、志在第一,自然是好事,但对制造工艺、品控要求、资金技术等储备也随之提升。对3年只造一款车、全年交付量不足4万台的理想汽车而言,自身综合能力是否匹配、能否驾驭呢?

以资金为例,李想曾在 IPO 演讲时表示,理想汽车的融资之路 “一直非常坎坷。” 大概经历了三次资金链危机,生死一线的悬崖之间徘徊滋味并不好过。

现在虽已度过阶段危机,跻身上市公司,但理想资金面依然不那么充裕。截至 2020 年底,蔚来、理想、小鹏的现金储备分别为 65 亿美元、46 亿美元和 54 亿美元,理想又是垫底。

本月,李想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公司规划未来几年研发投入金额大概几百亿元,平摊到今年的大概会有30亿元。“钱肯定是多多益善的。理想汽车不介意以任何一种方式获得资金储备,包含从二级市场融资、银行贷款和发债等。”

字斟句酌,资金之渴望无需赘言。

问题在于,资本也不是慈善家。看预期下菜单,是其常态。企业除了成长故事,还要有驾驭实力。看看内外槽点,李想这个钱好融吗?理想“160万台”销售梦好圆吗?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