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我的名字叫丁香》

全国巡演第一站:苏州站演出,圆满成功!

首演三日,口碑爆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结束苏州站的演出后,原创芭蕾舞剧《我的名字叫丁香》将开启巡演,为更多城市带去江南文化,让更多观众感受红色精神,共同庆祝建党百年。

走进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走入苏州芭蕾舞团的排练厅,我们与艺术总监李莹、苏州芭蕾舞团团长王全兴,聊了聊该剧背后的创作故事、艺术构思,与苏州芭蕾舞团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下为网易苏州带来的特别报道,ENJOY:

网易苏州专访|苏州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我的名字叫丁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网易苏州专访|苏州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我的名字叫丁香》

 对话艺术总监李莹:深耕江南文化,将成为苏芭的特色

对话艺术总监李莹:深耕江南文化,将成为苏芭的特色

Q1:李莹老师好,《我的名字叫丁香》是苏州芭蕾舞团的首部现实题材的作品,您是怎样构思这部作品的?

A:《我的名字叫丁香》这部作品还是比较特殊的,主要由王亚彬团队来进行创作,在前期我们共同去做了一些采风,慢慢去了解丁香这位烈士,因为这部剧是立足于苏州本土的故事,而且从她自己延伸到她背后的故事,我觉得还是很特别、很感人的。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怎样把这个故事搬到芭蕾舞台上,其实是需要从一开始就要设想和构思的。这一方面(王)亚彬团队也付出了很多,因为现在国内有很多类似的现实题材类作品,要怎样去实现不一样的舞台呈现,这其实也是延续了苏州芭蕾舞团一直以来的创作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2:您刚刚提到,类似题材的作品也有很多。那这部剧是如何做出区分、如何体现苏芭特色的呢?

A:我想,首先因为苏州芭蕾舞团本身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团,在目前的很多现实题材(作品)里并不常见,所以前期创作中,我想亚彬也在探索,怎样用这样少的人数,能够把这个故事讲清楚,而且在舞台上呈现又有它的饱满度。

然后呢,就是怎么保持苏州芭蕾舞团本身的这种舞台呈现特色。因为亚彬创作的东西之前也是比较偏现代的作品,包括他的创作团队、舞美设计也是都在国外有过学习经验,所以我觉得这点上不难形成一致,大家尽量能够形成和探索一致的审美共识。

Q3:在创作过程中有没有思维差异或是有趣的思维碰撞?

A:我认为,其实从舞蹈创作本身(来说),并没有学派限制。我们在创作之初也跟王亚彬老师沟通过,“为芭蕾舞团编的不一定要是芭蕾的舞步”。因为我们希望,能够让苏州芭蕾舞团的演员们接触不同的创作语汇,所以她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去完成作为导演和编舞需要创作的舞蹈语汇。

这其实是个探索过程,亚彬自从到我们团排练起,她天天跟着我们一起上芭蕾课。而要想体现一些江南的元素时,她也做了很多钻研,包括对昆曲的细节的了解、对演员的布置感受等。在与她的合作中,我慢慢发现有很多理念,包括我对芭蕾的重新理解等,我发现其实芭蕾与中国古典舞是非常融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4:之前在采访亚彬老师时,她也说到因为这个题材,其实是体现一个刻板印象中比较温婉的江南女子,她是怎样通过红色革命来展现比较不一样的、坚强坚毅的那一面。关于这一点,在设计这个丁香人物形象的时候是怎样构思的?

A:以前都是我们自己心里面有一个形象,再去创编一个形象。那这次其实这个形象是树立在亚彬心里的,然后再通过演员呈现让我们去感受,本身就是一个蛮有意思的过程。

我觉得从这个故事的特别之处在于,虽然叫“丁香”,但它不是只讲一个“丁香”,“丁香”的故事其实围绕着三位女性的。所以这里面的人物情感是非常饱满的。当然了,因为故事跨越时间比较长,又要通过舞剧来讲故事,本身就有难点,其实前期也花了很长时间做剧本结构和细节的调整。比如说,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难点,就是舞台上的所有“丁香”是不是都要很像?因为故事情节中的丁香是相似的。

但我们没有这样处理,甚至“丁香”的造型我们都做的特别不一样。我觉得其实最重要的是(体现)时钟曼这个角色,她能够用她的爱去感染阿乐,让阿乐重新敢爱,这位女性也是非常伟大的。所以在这部剧里,你可以看到不同女性的不同伟大的地方,我觉得这本身就丰富了这部舞剧的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5:芭蕾舞是西方舞种,我们的题材又是立足苏州的,包括我们的团队也是苏州的,那在整个结合的过程中,是怎样做到平衡和融合的呢?

A:这部剧是苏州芭蕾舞团的第九部原创作品。之前我们做过很多的探索,比如用西方的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或者是重新创作西方的经典,其实都是在做不同的尝试。尝试什么呢?就是尝试大家所关心的——中国芭蕾该怎么走?

所以我觉得苏州芭蕾舞团(发展)的整个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做实验,我们的每一次尝试,都是突破,它做到了“喜新厌旧”,就是说都不和自己找之前的作品重复。这些尝试呢,在很多的层面已经尝试了芭蕾怎么和中国的元素和中国的文化相结合,所以它其实是跨越很多的,比方说《西施》,那是跨越千年。然后是《唐寅》跨越百年,是吧?还有我们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是把西方的故事做了中国化的演绎。

我觉得这些尝试,都是让我们探索出一条路。因为芭蕾是国际的语言,它就像英文,用英文讲很多中国故事。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那英文来写故事大家都看懂了,所以我觉得这一点都不存在大家所说的那种,“好像会不会奇怪?”尤其有一点,我觉得在探索中小小的优势就是——芭蕾本身在大家心目中,或者是在整个舞蹈语汇的设置中,它是非常高雅的。

再来说江南文化。东北秧歌啊、西藏舞、蒙古舞……各种各样的舞种,但其实并没有江南舞,这反而是为江南舞反而打开了一扇门。而且我在编《唐寅》的过程中发现,江南行为中非常雅致的感觉,其实和芭蕾是特别协调的,所以一点都不违和。我一点都不反对芭蕾和其他的风格去结合,因为只要是结合的对,都能讲好故事。

Q6:刚刚您也提到了江南特质,正好与苏州现在主推江南文化品牌不谋而合,在这方面是怎样考虑舞台呈现的呢?

A:其实在提出“江南文化”“江南风”前,我们苏州芭蕾舞团就已经在做这方面内容了,现在只不过说是有了更正式、统一的称谓。因为苏州芭蕾舞团本身,就是扎根在苏州这片土壤中的。而且今年,苏州政府把我们苏州芭蕾舞团划归为真正的、苏州市级的院团,因为它已经有了苏州的符号,它不可能轻易的在人家眼中或者心里面消失。

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坚持的,这其实不光是本土文化,更是中国的文化,也是我们一直在推的苏州芭蕾舞团的特点。所以我觉得,如果说现在是在助推江南文化品牌,那其实我们早就已经在关注江南文化,甚至我觉得这条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成为苏州芭蕾舞团的一个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7:对于观众来说,这一次的舞美效果或者说舞台呈现方面会有哪些不一样的亮点?

A:这次是苏州芭蕾舞团,第一次结合了比较多的视频来展现整个舞美。其实现在这样的手法是挺多的,难度在于怎么样能做的不落俗或流于形式?所以这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一直希望非常国际化,所以视频也会比较简练。

另外就是我们的服装,服装设计里面既保持了一定时代的特征,但又并没有想刻意的、绝对的再现某一年代或某一特定人群的式样。因为丁香的故事大家能通过历史资料或者从场刊介绍上了解到,这个真实的人物存在于她的年代,她对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来说,有什么影响意义呢?

我一直说的,(无论)我们要做什么,一定要留下我们作为现代人的理念。否则的话,只是呈现了一个多年前的故事。我觉得如果还是照搬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衣服或者类似的,那就不是艺术了,因为艺术是需要有艺术家自己的眼光和自己的想法去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话苏州芭蕾舞团团长王全兴:让作品成为立团之本

对话苏州芭蕾舞团团长王全兴:让作品成为立团之本

Q1:苏芭每年的原创剧目都会引起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一次《我的名字叫丁香》是否会安排全国巡演计划?

A:因为大家可能都知道,今年是我们建党百年,我们为建党百年新创了《我的名字叫丁香》这部剧,很多人都慕名想看。所以我们在苏州首演完之后,还会继续巡演,包括上海、江苏周边等多个地区的演出。

Q2:刚刚(王)亚彬老师和李(莹)老师都有提到这部剧里面的“江南气质”,或者说江南文化的内核元素,所以这部剧在助推苏州江南文化品牌这方面是怎样考虑的?

A:丁香是苏州人,也是我们江苏的一名革命先烈,为了中国、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想在艺术表现,从红色题材、革命气质上,已经表现了丁香的这种风范和性格。

同时我们在舞剧表现上,除了有丁香这种非常英勇正义的形象以外,我们在剧中呢,也融入了很多昆曲特色内容,用昆曲表现江南特色,更有独特的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芭蕾舞团,作为全国一共12家芭蕾舞团(之一),它除了有古典芭蕾基础以外,它还有很多江南的气息。所以我们选择《丁香》这部舞剧啊,除了有这种现实革命题材以外呢,同时我们在剧中还表现了很多的江南题材,包括里面的昆曲呀、女孩子拿着的伞呀,都有南方气息、人情韵味,大家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感受。

Q3:《丁香》这部剧邀请了王亚彬老师作为导演加入。她的入驻为整个苏芭舞团,或者说为这部剧带来的怎样的影响?

A:苏州芭蕾舞团是以古典芭蕾风格为主的,过去呢,有李莹、潘家斌老师编的很多,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唐寅》,还有《卡门》、《西施》等等,这些作品还是以古典和现代风格为主。

所以(王)亚彬老师呢,这次是头一次为苏州芭蕾舞团排了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芭蕾舞作品。

(王)亚彬老师呢,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她在全国(范围内)也是著名的舞蹈家。她除了自己跳以外,她又编,包括她的舞剧《青衣》,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

所以她这次来苏州芭蕾舞团,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除了古典芭蕾这样的一个基础,同时呢,她又融入了很多民族的东西。由于她在民族民间舞上的优势,她内心掌握了很多的素材,所以我们在努力当中,能够深刻的看到(王)亚彬老师在民族、民间这一方面的这种优势,让观众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她舞蹈运用的这种丰富多彩。

Q4:我们知道《丁香》这部剧是原创题材,然后又是立足于苏州本土特色的,所以它在体现江南文化风格这一块是否有不一样的构思?

A:刚才也说过了,因为它里面的有一个昆曲啊,我觉得就非常能够体现江南特色。

一般芭蕾舞呢,它要不就是以国外的这种古典芭蕾、宫廷芭蕾为主,每一个芭蕾舞团可能体现的风格都不一样。你比如说中央芭蕾舞团表现的红色题材《红色娘子军》,就表现的是海南风格的,所以海南地方文化当中的黎族舞、黎族少女舞,钱铃双刀舞,都是有一种海南的特色。(红色题材舞剧)还有《闪闪的红星》、《宝塔山》……我也看了上海芭蕾舞团新创的舞剧《宝塔山》,也是充分的体现了延安风情。

我们的《我的名字叫丁香》,它里面表现了很多的江南风格题材,都体现了一种江南女子和江南的这种整个风情和风韵,这种体现从现场感受来看应该会很丰富。

Q5:刚刚两位老师有提到,苏芭这些年一直在不断的做创新,然后也推出了很多原创剧目。所以我们想了解一下(苏芭)未来是否会给苏州本地观众、会给全国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原创剧目,是否有进行中的这样的规划呢?

A:是的,因为(苏州)芭蕾舞团呢,每年都要创作一部这种新的、原创题材的中国芭蕾舞剧。同时呢,我想我们还要引进一部世界经典的芭蕾舞剧。

因为芭蕾是未来的艺术,我们除了创作我们自己原创的、有血有肉的、中国情感的、中国故事的舞剧以外,同时我们还是要用我们的实力来引进和展现国外的经典剧目,这样也让观众,不光是能够欣赏的中国原创的芭蕾舞剧,同时也能感受到世界经典的芭蕾舞剧,比如说大家熟悉的像《天鹅湖》、《吉赛尔》《堂吉柯德》《睡美人》等等这样的芭蕾舞剧。

我想我们苏州芭蕾舞团创作、艺术发展的方向是:一是引进世界经典的芭蕾舞剧,二是要有原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同时呢,我们还要搞一些中小型的,比如说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民需求的、这样的舞剧。比如说明年改革开放40年,我们要搞出适应这个主题的一些题目,用我们的年轻演员、用我们的芭蕾大师、用我们的编导来进行创作、提高,来奉献给广大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