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许久未见,甚是想念。欢迎来到新一期的《圣痕故事》!

如今风靡国内的“科幻”作品,似乎都要与异世界穿越有关。你要是没点史莱姆元素,都不好意思与别人打招呼。

那么,提到科幻,你最喜欢的小说或者小说家是谁呢?要不然先通过评论和弹幕与大家分享一下?一起来看看有多少是你的同好?

这套名为【奇异旅行套装】的5星圣痕,原型是著名的“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与之前的狄更斯一样,作家娘化后的立绘只能说中规中矩。

技能名称就是作家的代表作,比如上位的《气球上的五星期》,是“奇异旅行”系列的首篇作品,正式发布于1863年,出版后市场反应强烈,让凡尔纳在小说界一举成名。

至于立绘嘛,考虑到热气球和背后隐约的地球轮廓,你说这是致敬《气球上的五星期》也行,说是致敬《八十天环游地球》也行。除此以外,我个人是没能看出有哪些明确致敬原著的地方。上位的小图标也是个热气球——不过,比较模糊,也没必要再扣一些细节了。

中位是大名鼎鼎的《神秘岛》,这是凡尔纳创作于1873~1874的经典作品,也是“海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其余分别是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第二部《海底两万里》。

中位的立绘大概就是一位普通的冒险家打扮,中位的小logo也只是一盏手提灯。与上位立绘相似,你说这是致敬《地心游记》肯定没问题,因为书中的冒险家就是由一个洞口进入地心世界的,当然,你要说这是致敬《神秘岛》,似乎也可以。

由于这本小说的情节我都快忘了,很难一眼看出这些花花草草有什么独特寓意。

当然啊,如果你说画师相较于1年前比较敷衍并不过分。从下位的《海底两万里》里,我们能依稀辨别出人物背后的那条“鱼”,其实是鹦鹉螺号,头罩上映出的章鱼和周围的触手对应书中尼摩船长一行人曾大战巨型章鱼的情节。

然而,刨去这些若有似无的东西,整个画面就很难再有很值得一说的内容。

关于圣痕的吐槽,这期就免了吧,反正之前已经说过。我们还是来聊聊儒勒·凡尔纳这位大佬吧!

如果你认为这位科幻大家有一段“部分媒体”特别喜欢的那种“悲惨成长史”——出身卑微但才华横溢,在艰难困苦中奋斗多年,千里马终于遇见了伯乐,于是,文坛多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人物!

那就大错特错了!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求学期间钻研法学——这里就暗藏了一个线索,那个年代学法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进公权阶层准备的。此外,1849年,年仅21岁的他,就结识了当时已成为文坛大咖的大仲马。

由于来看,对比同时代同样有才华的年轻人,凡尔纳的起步已经高出别人不知道多少。

在创作出让市场为之一振的《气球上的五星期》前,凡尔纳一直是在创作剧本以及撰写杂志文章,积累的人脉也为后续与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的合作埋下了必然的伏笔。

我个人是相信,凭借凡尔纳本人的才华,即使没有这些先天优势,他的成名也是早晚的事儿——只是,谁不希望趁早出名呢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科幻作品,为我们所知的“海底三部曲”、《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都可以被归于一个“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的总系列。于是,不管是圣痕名称【奇异旅行】还是二件套名称【奇幻冒险】,都没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彩蛋。

如果你认真阅读凡尔纳的小说,会惊异地发现,与其说是这位大佬在进行天马行空的幻想,倒不如说是在进行超越时代的预言!

今天的我们会发现,凡尔纳笔下的那些创想,居然成为了后来的现实。最具代表性的可能就是鹦鹉螺号潜水艇了吧?

对了,《海底两万里》创作于1869年~1870年间,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时代对应于清朝同治八年、同治九年,与此同时,“明治维新”进入到了第2年。

我想,凡尔纳能在19世纪中后期,就大胆想象什么潜入地心、探索海底、翱翔宇宙,不得不慨叹——大佬就是与众不同。

与达芬奇相似,凡尔纳的不少构想更多的是在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边界内,去推断一种可能的发展趋势。为了创作一部新作品,凡尔纳本人往往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我们甚至可以说是半科普半科幻。

除了故事中的各种“未来预言”,凡尔纳作品中所塑造的探索者、冒险家形象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从小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甚至部分科学家都坦言自己走上科学探索之路是因为受到了凡尔纳的启迪。

由于客观原因,凡尔纳的小说在今天读起来可能有些过时,但请不要忘了,科幻故事往往是关于未来的浪漫主义,未来最终会成为昨天,浪漫则会向着不朽与永恒的青春奔涌!

好了,本期要分享的就是这些,接下来我们聊聊王贞仪,这位你一定没有听过的中国古代女天文学家!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我们下期再见咯!